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上周去了藝穗會參加一個「盛食派對」——香港風起雲湧之際,依然有Food Commons這個網絡堅持舉行務實的宣傳教育活動,實在難得;至於所謂的party,只是噱頭,重點其實在「派」與「對」二字:希望帶出剩食廚餘必須派發予合適對象,不能只把收集回來的全部派出便算完成任務,而是要精準地送給有需要的人,避免食物二次浪費。
事實上,近來進入月餅廣告高峰期,乃是向公眾教育「食物二次浪費」的好時機——不少人會把多出的月餅捐給慈善團體,然後再安排義工轉送獨居長者。長者們未至於貪心,只是見到義工盛意拳拳,有時便會多拿一至兩個月餅,但結果自己卻吃不下,待過期後還是要丟掉,於是造成食物二次浪費。
不想二次浪費,負責組織派發剩食的慈善團體,要在接收捐贈食物的那刻開始,便得精準規劃:既然大概知道有多少戶需要派月餅,就不用多多益善,接收到了預計數量以後,必須婉拒;另一方面,捐贈者也要有同樣意識,不能批評團體未能全部接收,宜多走幾家,提升分派剩食的整體功效。
除了直接以左手交右手的方式派發剩食,今時今日香港有許多有心人製作從廚餘升級轉型的食品:豆渣麵包、冬瓜水、啤酒、茶菌等,不少源自古法,配上精巧包裝,極具時代感;另外還有一些不能吃的upcycled產品,像:咖啡渣花盆、押花首飾、蒜頭燈、護理用品,外觀設計對準中產高消費群,看起來確實相當專業。然而,由於這些產品生產的數量尚少,難以發揮規模經濟效益,所以件價在比較之下,即使中產消費者也可能會覺得偏高。
要突破「量不夠多」這個關口,未來的區議會選舉將是關鍵:正如上星期本欄提到,年底的區議會令泛民有機會在18區均可奪取過半數議席——若然一向在綠色環保政策上宣稱走得較前的泛民,在處理剩食的實際行動方面更進取(例如協助製作剩食升級產品的企業,按照某種公平分配的機制走進全港所有公共屋邨),造到精準回收廚餘,然後再把部分收益回饋有份參與的屋邨,那樣便既可降低處理廚餘的成本,亦同時提供經濟誘因,讓市民更容易和相關企業合作,讓本地環保企業提升其規模經濟效益,提供更多綠色就業職位:到時就不單物盡其用(reuse & recycle),而是透過upcycling做到「廢盡其用」!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8月14日
原圖:政府網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