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通過一場考核,那天,我帶小女兒出席了一個體能測試。測試內容,對方沒透露,到才知道,當中一項,是跑800米,即兩個大球場。
么女是運動健將,800米難不倒她,問題是,她一向賽的是短跑,800米是個半長不短的中距離,氣力如何收放?是個學問。
我怕她一開始就往前衝,於是千叮萬囑,不要急帶頭,要留前鬥後。
孩子被我那句「留前鬥後」影響,一開始就墮到最尾,慢得像散步。在旁觀賽的我心忖:「唉,叫你毋須搶頭位,你也不用包尾吧!」留前鬥後發力太遲只得第3緩跑了600米,女兒在最後200米才發力,由隊尾,一個一個跑手的追,人家在喘氣,她卻滿臉從容,輕易超越,可見她當初留力太多,結果,時間不夠,路程不足,眼見差不多追上帶頭者,可惜終點已在望,衝線時,只能追到第3名。
賽後檢討,我問她為什麼之前跑得那麼hea?她說,不是你叫我留前鬥後嗎?
這才發現,我忘了一點,「留前」與「鬥後」,重點在於拿時間,前面「留」幾多?後面幾時「鬥」,才是關鍵。「留」得太多,被拋離太遠,要追上就太難。
學習路也一樣。
當大家已不相信「贏在起跑線」,當大家主張放心放手讓孩子飛,好多家長卻心有不甘:難道「贏在起跑線」跟「放手」之間,就沒有一個中間位?香港教育競爭激烈,我不一定要贏,但我不想孩子輸啊,教育路難行,怕孩子走得太慢,但又不想揚鞭,點算?
看小女兒跑這一回賽事,我領悟了。
贏在起跑線末段氣力不繼
贏在起跑線,是最愚蠢的事,因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沒有人跑馬拉松一起步就拚命衝。但學業卻是一場800米,無論小一至小六,還是中一到中六,這過程,就是一場中距離。你不必一起跑就衝太遠,這樣的話末段會氣力不繼;但也不能沿路太落後,因為墮得太遠你會很難追。
沒有人會用100米的爆炸力去跑800米,這樣你跑得完都會暴斃;也沒有人會用馬拉松的步速去完成800米,因為用來計800米時間的是分針,而馬拉松看的是時針。
在800米的賽場上,什麼時候慢跑,什麼時候發力,什麼時候奮力衝刺,都有計算,都是戰術。父母應該像教練,指點孩子在賽道上如何收放自如,留前鬥後,跑出一場漂亮的中距離。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4年4月1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