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擴大旅遊承載力
急切擴大旅遊承載力

香港社會正在不斷轉變,唯一不變的是,香港作為經濟城市,社會絕大部分打工仔女,都深信多勞多得的精神原則。我經營陸路交通行業幾十年,交通工具的載客量,就如經濟探熱針。

自由行曾挽救港經濟

一九九七年,我投得往來新界西至上水的專線小巴服務,由最初的八部小巴發展至今用車過百部。當年由於經濟欠佳,上水小巴就成為新界西居民前往深圳享受廉價消費、師奶返內地「買平餸」的最佳拍檔;更重要的是,小巴行業成為區內大批職業司機的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由當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去到0三年沙士,之後實施自由行。八年過去,香港經濟活動持續擴大,直到近年全民就業,自由行推動旅遊及相關行業,例如:零售、飲食和交通的蓬勃發展,作用居功至偉。如果今天本港大幅縮減旅遊業規模,我們亦難以想像會對本地基層就業和實體經濟的影響。

我時常出入旺角和廣東道,本港各主要購物點和繁忙地區的擠迫情況,的確令市民難受,更對遊客招呼不周,「失禮」各地旅客。所謂本地旅遊承載力出現問題,其實跟本地樓市供不應求一樣,源於上屆政府土地供應不足。本地經濟活動持續擴大,但沒有作出土地供應和配套,近年的確較少商場、道路和旅遊設施落成,政府提出開拓土地計劃,多數遇到反對,因此衍生出旅客佔用到本地居民生活空間的感覺。

遠水難救近火 長短計劃都需要

現屆政府正提出多項開拓土地的建議,長遠會對土地供應有幫助。日前立法會亦批准研究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設計大型購物商場的建議,研究計劃會在二0一六年完成。但面對急切的旅客承載力問題,遠水不能救近火,最近有政黨希望港府加以協助,一年內在落馬洲口岸附近設立購物點,有鄉議局成員更提出開放沙頭角墟,令禁區內的中英街市集和購物商場,盡快成為邊境購物點,這些都是值得各政策局聯手合作處理和協調的建議,務求短期內增加本地的購物點,滿足旅客的需求。

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難得「香港品牌」獲得各地旅客信任,「購物天堂」美譽實至名歸;港人有禮貌、有風度的氣質,深受內地人認同。這些美譽值得香港人珍惜,無謂向遊客發洩。港府亦要儘快增加本地的購物點和觀光景點,配合遊客需求,並回應普羅大眾對繁忙地區擠迫的不安情緒。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