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之前壹傳媒話有5.21億港元儲備,可維持18個月。依家被凍結1,800萬元就可以令《蘋果日報》喺短時間內關門大吉?大家覺得有古怪嗎?//
《蘋果日報》24日凌晨即時停止運作,最後一份報紙已於24日出版,意味著劣跡斑斑、茶毒香港26年的《蘋果日報》終於走到滅亡。去年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違《港區國安法》等多宗案件被捕及被起訴,上月黎智英的戶口被凍結,壹傳媒仍堅稱不受影響。但本月17日《蘋果》5名高層涉違《國安法》被拘控,保安局凍結《蘋果》1,800萬元資產後,整個壹傳媒卻在短短一星期內倉卒結束營運。其原因是否真的如《蘋果》所言,「面臨支薪困難,欠缺營運資金」呢?資深傳媒人Nury Vittachi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另外的可能性。
Nury Vittachi引述部分香港金融分析師的言論,指「並非香港政府致使《蘋果》倒閉,而是《蘋果》主動關閉」。他表示,雖然保安局凍結《蘋果日報》相關3間公司1,800萬元資產,但翻查壹傳媒中期業績,去年6月至8月期間,集團曾接獲香港政府「補就業」計劃資助3,300萬港元,這個數目遠超過最近被凍結資產總和。Nury Vittachi引述分析師指,被凍結的1,800萬元不足以造成問題,這亦低於公司單月平均虧損約2,500萬港元。Vittachi續指,壹傳媒還有穩健的現金流,該集團整體收入為每月9,500萬港元。根據壹傳媒上月底的公告,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有5.21億港元的儲備,足以維持18個月。
24日最後出版的《蘋果日報》頭版報道指,管理層決定停止運作,黎智英表示充分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短時間內讓《蘋果》關門大吉的決定呢?Vittachi引述傳媒觀點指,《蘋果》想營造香港政府強迫其關閉的觀感,以博取全世界同情,進而譴責香港特區政府及中央打壓新聞自由。此外,壹傳媒每年虧損約3億港元,多年來已虧損了數10億元。有分析師亦指出,關閉《蘋果》實際上可停止長期虧損的項目。
網上流傳21日《蘋果》內部發出的訊息指,「同事如決定立刻辭職,可以不用通知,立即生效。理論上遣散員工或會有多一個月代通知金,但無人能確保。」勞顧會僱員代表、工聯會鄧家彪指出,《蘋果》仍有足夠資源支付薪酬及員工遣散福利,但卻叫員工「自行辭職」,故作「有承擔地」不用員工支付代通知金。事實上,員工有權利可以拿取遣散費、代通知金等。他質疑,「《蘋果》高層借法律風險和資金被凍結為名,誘使員工辭職,是不負責任及算死草。」,更指責「作為僱主的責任不能逃避」。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