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訪談】林奮強:以「無顏色的知識」改變世界 用開放態度迎接機遇
【港人訪談】林奮強:以「無顏色的知識」改變世界 用開放態度迎接機遇

前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日前接受《港人講地》獨家專訪,這位被喻為「香港天王級地產分析員」的經濟專家,一向主張「以數據服人」,用「無顏色(政治色彩)的知識」改變世界。為回饋社會,他放下投資銀行的高薪厚職,前年成立非牟利研究機構「香港黃金五十」,為市民提供科學化數據,讓大家可以為香港和自己的未來作出全面和客觀的抉擇。剛放下行政會議公職,林奮強專注走「以知識改變世界」的路,希望說服大家用最開放態度,把握2010-14這「黃金五年」這個香港難得踫上的再發展機遇。
 
林奮強指出,黃金五年首三年(2010-12)的各項數據都顯示,香港的經濟竟可步入「第二春」,然而由於發展配套,包括硬件和商業用地,都未有增加供應配合,結果令不少市民完全感受不到黃金五年的好處:「好多市民都感受不到,主要原因是通脹令市民覺得生活百上加斤。不過大家忽略了,過去幾年,領綜援人數及就業人數都是歷史上最好紀錄!」
 
硬件落差大 自製矛盾

香港95%就業人口從事服務業或相關行業,比例比其他國家地區為高。林奮強直言,賺取外匯是服務業持續增長的唯一途徑,服務業的特質就是要吸引顧客到訪,故香港必須增加設施和配套迎接遊客:「零售額過去三年增加63%,但零售樓面面積就只增加1%。在外國如此成績,好自然是多開幾間分店,但香港,因為已經空置舖位,業主理所當然加租,最後引發通脹。」
 
林奮強直言,先不要計算港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單是加租已經令香港市民吃不消,亦是現時社會最不公義之處:「通脹對退休人士影響最大,令他們過去幾年的退休金大減百分之四十,令部分長者被迫『執紙皮』維生。」他直言,香港唯今之計是盡快增加硬件供應和商業配套,否則只會延誤良機,同時令服務業的基層和前線員工失去自力更生和改善環境的機會。
 
輸出香港價值多年 何懼同化

對於香港近年冒起的「拒中」和「閉關鎖港」思潮,林奮強對此感到無奈,因香港一向是「移民城市」,四成市民並非在港出生,卻來到香港後又反對人來港。他認為香港多年來都扮演價值觀及文化輸出者的角色,過去十多年,有八十萬內地人到香港定居,從沒證據顯示香港價值被「溝淡」,呼籲香港人要有信心,香港不會被部分內地人不文明的行為同化,反而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將好的習慣和文化帶回內地:「內地人來到香港後,學了好的制度和習慣,自然會帶回內地,感化其他內地人。香港一向如此,因何現在卻懷疑自己的能力?」

圖:港人講地

其他觀點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