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區無「造馬」 激辯亦自然
落區無「造馬」 激辯亦自然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日前「落區」宣傳政改,期間與一名反對政改方案的長者激辯,高永文事後承認自己「忍不住」,指自己也是普通人,有時都控制不到情緒,希望公眾諒解。事發後,個別傳媒和網民立刻大量發帖,一時批評高永文「好大的官威」,一時又指,局長的表現證明政府官員「落區」只是「做騷」,不是真心和市民溝通云云。
 
高官是否真心誠意「落區」,市民可以各有解讀,然而要評論高永文激辯事件誰是誰非,還是應先釐清事件真相。從傳媒鏡頭所見,該名市民的態度尚算溫和理性,至少沒有粗口橫飛或人身攻擊,在今時今日的政治氣氛下,已屬難能可貴。

批評必須基於事實
 
不過,鏡頭亦清楚顯示,該名市民整個過程中不斷「發炮」,完全不予別人反駁機會,尤其甚者,當中一些批評,更明顯與事實不符,包括指高永文「呃細路」等,結果令文質彬彬的高永文亦按捺不住,予以嚴正反駁:「你問下街坊,我係點樣跟細路仔講。我同每個細路仔,聽我講埋,我同每個細路仔講,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我係問細路仔點樣自己去分析,點樣贊成,或者反對,係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講完。」
 
今天,社會對2017政改方案的意見紛紜,雖然持方案的市民始終佔多數,但肯定未有共識。正因如此,官員才要「落區」,親自向市民解釋方案爭取支持。市民持不同意見,絕對可以趁機當面向官員提出,但前提是內容必須是事實,亦要容許官員有答話的機會,這才是言論自由的要義所在,「只有你講、官員唔畀講」絕非尊重言論自由之舉。

激辯證落區無「造馬」
 
當然,高永文應對反對意見的技巧亦肯定有改進的空間,毋庸置疑。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官員「落區」宣傳政改並無「造馬」,他們一樣會聽到反對意見,反對政改的人士一樣有機會當面向官員質詢,人人機會均等,一視同仁。
 
另外,今次事件亦再次證明,理性表達意見,效果不比「衝擊搗亂」遜色。試想想,假設今次高永文落區期間被只懂叫囂和指罵的激進示威者包圍和衝擊,那位和他激辯的長者還有「埋身」辯論的機會嗎?

原圖:大公報

其他觀點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