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除了是愚人節外,也是特區政府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收費的日子。在愚人節全面推行膠袋徵費,倍感諷刺。
數年前,有全球性環保團進行過研究,發現香港人均垃圾排放量冠絕全球35個已發展國家及地區。所以有人說過,雖然香港的面積佔地球陸地不到0.0002%,但在環保問題上香港人絕對不要「小看」自己,因為我們每年製造超過600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
市民商戶求便利慣製造垃圾
面對香港日益嚴重的廢物過多問題,多年來政府可說是想盡辦法,有針對廢物處理的措施,如擴建堆填區、計劃興建新型焚化爐等。此外,政府多年都有從源頭減廢着手,推廣廢物分類、膠袋徵費等,而這次的全面推行膠袋徵費,也是其中一項舉措。
無論是香港人,抑或商家,都習慣了製造大量固體廢物的生活模式。並不是說人們喜歡故意製造垃圾,而是這就是我們追求生活便利的惡果。大家只要去快餐店外賣快餐,細心數數帶回家的一次性餐具數目,便知道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多不環保。在現今餐飲業界,商戶基於衛生問題及大眾追求便利,一次性餐具成了主流,大家都習慣了,結果成為了製造固體廢物的「元兇」。
宣傳不到位 政策「不入屋」
說到底,要解決香港廢物過多的問題,非要改變大眾及商家的固有觀念不可。但多年來,政府在環保方面的教育及宣傳工作表現並不理想,例如實行廢物分類宣傳了十多年,人們根本沒有半分廢物分類的觀念;提倡節約用水多年,但香港依舊不斷虛耗食水,實際反映的是,多年的宣傳及教育都無法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也未能培養出重視環保的價值觀。話說回來,這次全面性膠袋徵費,無論是收費涵蓋範圍、豁免安排等訊息,大部分商戶及市民大多不太清楚準則,似乎環保署又犯了宣傳不到位的老毛病,未能做到「入屋」效果,人們不知,知道也不在意。因此,在推行全面性膠袋徵費後,希望環保署能作更多的宣傳及教育工作。
要長遠解決固體廢物過多問題,改變香港人輕易製造垃圾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這次全面性膠袋徵費若能成為市民改變這種生活方式的契機,將會比起減少多少棄置膠袋的實質數量更為重要。
圖片來源:環境保護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