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已經順利結束,但坊間仍有一些聲音糾結在投票率是否「太低」,質疑是否「有認受性」等問題上。其實,選舉得以順利舉行,對一個新制度而言即是被肯定,同時也為將來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環顧全球,投票率高低絕不能與「民主」、「認受性」畫上等號。若深究數據,此次立法會選舉,香港內外反中亂港勢力的干擾破壞才是低投票率主因。試問,一個向所有人開放的制度,那些自動放棄、不參與的人,有什麼資格談論「認受性」?社會要打破投票率的迷思,不要再被亂港分子言語迷惑。
投票率與認受性
毫無疑問,投票率與選舉是否合法、民主並無直接關係。若是一場違法設立的選舉,當然並不會因為參與的人多,就改變其非法的本質。同理,只要程序合法,一場選舉的投票率,並不會改變該選舉的性質和作用。早前已有對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選舉投票率和選舉制度的研究發現,近年來投票率下跌已經成為國際普遍現象。與全國性選舉相比,地方性選舉的投票率尤其低,紐約、洛杉磯等金融中心城市的地方選舉投票率在20%左右,例如紐約市長選舉投票率只有23%,一些大城市投票率僅為個位數。法國地方選舉投票率為32%,美國南方最大城市達拉斯2015年地方選舉投票率只有6%。這些投票率都有各自成因,但都不影響這些選舉的合法、合理選出當選人。而不要忘了,香港特區立法會也是一個地方性的議會選舉。
亂港勢力干擾破壞
亂港分子之所以炒作本次香港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是因為他們企圖質疑新選舉制度的民主性、合法性、干預破壞香港憲制秩序。而純粹從投票率來看,可以說,低投票率主因正是香港內外反中亂港勢力干擾破壞。
眾所周知,中央完善選舉制度、實行「愛國者治港」原則之下,反中亂港分子被拒之特區政權架構門外,外國勢力不能像過去那樣任意操控其代理人利用香港遏制中國。於是在此次選舉,外國勢力及其代理人可謂極力煽動「杯葛」選舉,並糾集盟友抹黑詆譭新選舉制度。潛逃海外的亂港分子羅冠聰、許智峯等,及美國媒體在內的外媒,毫不掩飾地煽動市民投白票杯葛選舉。直到選舉結束,這些「代理人」亦持續唱衰選舉及結果。外國勢力反中亂港之心不死,還在利用各種形式攻擊香港制度及中國議題。但正是如此,中央更要作出強力反擊,且更加堅定全面落實新選制的決心。
自動放棄者無謂談「民主」
根據選舉結果,建制派在今場地區直選的選舉中奪得約123萬票,較2016年立法會選舉增加逾36萬票,且票數在各區均錄得增幅。反之,非建制派陣營,35名候選人中非建制派佔12位,但明顯未獲傳統泛民或本土派支持者支持,票數大減,僅得約9萬票,佔整體票數約7%、對比2016年立法會選舉減少逾110萬票。數據非常清晰,若反對派動員投票,絕對可以左右結果,但反對派的選民並沒有給非建制參選者機會。話說回來,這並非是制度不允許非建制參與選舉,一如中央多次強調,制度是歡迎所有「有能力的愛國者」加入治港團隊,但若有人自動棄權、甚至煽動其他人杯葛選舉,又有何資格再談選舉是否「民主」?
當然,參與投票的愛國愛港選民是新選制的支柱力量,參選的非建制派對新選制實踐作出不可或缺的貢獻。香港社會應該全面確立新選制所蘊含的基本理念,打破所謂選舉即直選的概念陷阱,打破「投票率」的迷思,香港市民對新選制的參與自然會得到提升。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