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近日公布新編訂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在現行首要培育的價值觀中(關愛、守法和同理心等),新加入「勤勞」為培育目標。坊間對此討論熱烈,有人把「勤勞」解讀為不停工作、不能休息;有人嘲諷「勤勞」是過時的觀念,不明白為何要提倡。
到底從何時開始,勤勞竟成了被嘲諷的品質?不過,坊間這些意見反彈,正正說明社會價值觀出現了偏差,重新強調基本的價值品質非常重要。
「勤」的文化
一個粗略的統計,在內地和台灣的大學中,校訓裡帶有「勤」的超過60家,其中不乏百年老校及新興大學,中學校訓裡帶「勤」的更是多不勝數。根據教育局的資訊,香港也有不少學校的校訓強調培養學生勤勞的美德。舉此事例,是想提醒,早在幾百年前,勤就是中華文化甚至人類文化裡推崇的精神,是一種向上、拼搏、努力的品質,是成功的要素。香港「獅子山精神」強調同舟共濟、不斷奮鬥,毫無疑問也包含著勤勞向上的內涵。西方的「美國夢」的註解,也是「相信通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和決心邁向富裕或成功」。
「勤勞」就是「勤」的一種表達方式,應該極易理解,但為何有人不太接受?我們需要重新強調一個最基本的品質嗎?
扭轉歪曲的社會價值
價值觀影響人們判斷對錯、抉擇取捨及行為態度背後的標準和原則。價值觀教育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重要基石。坊間的一些表現,正正說明了重新強調這些基本的價值觀非常重要。
現時香港,似乎在最基本的是非觀上就出現了問題,用歪理和浪漫化的悲情催生罪惡,因此近年假新聞、對抗和幼稚犯罪頻頻出現。就最近來說,「佔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在演講中還在持續美化違法暴力,鼓動「若沒時間看書,就去坐牢」、「受苦也是一種抗爭……未來將是很大的力量」;在坐監的岑敖暉,今天發出所謂的獄中信,繼續浪漫化自己的牢獄生涯,未有半點反思悔過;至於潛逃海外的那批逃犯,煽動仇恨的言論更是不勝枚舉。正是這些扭曲價值觀的盛行,模糊、誤導了社會尤其是年輕人的判斷,導致了更深遠的負面影響。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正本清源,從基本的品質塑造做起,正是香港重新出發的第一步。
原圖:教育局官網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2年前+85298****49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