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觀新】是盟友還是棋子?
【秉文觀新】是盟友還是棋子?

十九世紀中葉,英國首相巴麥尊曾說過,「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Countries have no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時至今日,這種外交觀念似乎依舊適用。最近丹麥廣播公司引述多名消息人士報道,指美國在丹麥情報機關協助下,曾對歐洲多國官員進行間諜活動,德國總理默克爾亦是被監視的目標。事件曝光後,瑞典、挪威、法國及德國等都先後表示嚴正關注,直言無法接受盟友間出現監聽事件云云。美國監聽盟友,到底是因為不信任對方?或是當對方是棋子看待,要確保她們能「聽從指揮」?


丹麥與美國合作 監聽盟國官員


據報道所述,丹麥國防情報局因2013年美國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洩密事件,進行內部調查。原來丹麥情報部門與美國國家安全局,曾於2012年至2014年間合作,透過丹麥互聯網電纜,竊聽監視德、法、瑞典及挪威的官員,取得其文字訊息及電話通話內容。然而,丹麥國防大臣布拉姆森至今未有正面回應報道,僅稱對盟友進行「系統竊聽」是不可接受;美國國家安全局亦未有作回應。其實如果無做過,大可以直接否認及澄清,如今丹麥及美國的態度,是「作賊心虛」?不敢承認但又不想得失盟友,所以含糊其詞「冷處理」?


拜登應對事件瞭如指掌


美國出手監控盟友,背後必定有其盤算,到底是否心底從來無視對方為盟國,還是只當對方是「手下」或謀取利益的「工具」,相信美國自己最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與盟國缺乏互信;如果信不過對方,無法確定是站在一陣線,以旁門左道的竊聽方式「摸底」,似乎是最直接的做法。過去斯諾登已踢爆,美國自2007年起展開國內外民眾的通訊,包括德國默克爾的手機;當年白宮的回應已相當可疑,僅稱「沒有監控默克爾手機,將來也不會」,但不敢直接回應過去有否做過。既然美國早有前科,再犯又有何出奇?現時德、法等極為重視監聽事件,美國及丹麥是否應正面回應?話說回來,事發的2012年至2014年間,拜登正擔任美國副總統,理應對事件瞭如指掌吧!


美國的監控對像不僅於競爭對方,連盟友都不放過,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言,美國是全球「黑客帝國」及竊密大戶,這句說話形容得相當貼切,美國亦「當之無愧」。美國近年還不時聲稱要維護網路安全,這可說是相當諷刺、自打嘴巴,或許,美國借機打壓競爭對方、維護自身霸權才是真相吧!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5
好正
4
心心眼
7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4
嬲爆
其他觀點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