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全國人大會議高票通過關於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2,895票讚成、0票反對、1票棄權),為推動香港民主政治發展、推進「一國兩制」實踐開啟新一頁。正常而言,大家應該都會憧憬和期待特區管治隊伍正本清源後,在施政上帶來的新局面、新氣象,但筆者想提出的問題是,落實「愛國者治港」,是否就等於只要是「愛國者」,就都可以「治港」?
根據《決定》,香港政改的新變化,重點內容包括每屆立法會議員將由70人增至90人,政治光譜更加多元;重新構建後的特首選委會,將增加一個界別、總人數由1,200人增至1,500人,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也將會獲得更多賦權;還將設立「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為特區的政治安全進行「把關」等。即是說,香港日後的政治生態和施政環境,既會多了政治參與的民主成分,也會少了「非愛國者」的攪局破壞,然而,特區管治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是否就會為「治港」效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提升?
「愛國」只是基本條件
論及「愛國者治港」,概念上應可理解為,凡是治港者、手握特區公權力者,都必須是愛國者,但大家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基本條件、最低要求」;要治理、管治好香港,筆者認為,光有「愛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駕馭複雜形勢的能力。
筆者之所以強調「複雜形勢」,是基於香港所處的特殊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有「內外」兩方面的客觀因素使然。從外部因素來說,雖然隨著《港區國安法》的落實和選舉制度的完善,為香港帶來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全,但不等於來自外國、境外的干擾會因此而減少,尤其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增強,香港未來恐怕更會成為反華勢力「制裁」、打壓、以圖牽制中國崛起的目標,那麼對於治港者來說,就必須兼具「安內」的定立和「攘外」的抗壓能力,才能有效維護香港多年來建立的各種「中心、地位」、保障「一國兩制」在香港不變形、不走樣。
多種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
從內部因素而言,民生、經濟、住房、就業、教育、醫療、安老扶貧…方方面面都可謂積聚了不少深層次矛盾,要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殊不容易,必須拿得出紓困解難的辦法。借用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的一句話——難,但總要有開始的時候!那麼對於有心參與治港者而言,應該審視自己,是否具有擔當「萬事開頭難」的魄力和能力?眼下香港,最迫切的是控制疫情、復甦經濟,而且要盡快復甦;長遠而言,香港更要努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需要的,是能帶領香港朝正確方向發展的治港者。
治理香港,其實也是國家治理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了好的制度保障,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真正推行、落實,更需要好的管治人才和隊伍。筆者在想,日後加強培養「愛國人才庫」,或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shuyicai58@outlook.com
3年前+85252****88
3年前+85295****77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