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與港區人大代表會面。除了談及中央對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問題外,韓正特別關注香港的住屋問題,又指解決問題難度很大,但總要有開始的時候,否則損害的將是香港市民的利益。事實上,本港房屋需求殷切是不爭的事實,25.3萬宗正輪候公屋、年輕人置業相當困難。當選舉制度得以完善後,港府施政將更為順暢,處理房屋等民生問題或更能得心應手。
房屋問題相當嚴峻
香港的房屋問題有多嚴峻,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得到。按當局上月公布的數據,截自去年底一般申請者公屋輪候的時間,已延長至平均5.7年,創近21年以來的新高;另外有調查機構顯示,香港連續11年成為全港最難負擔房地產市場,本港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為20.7倍,這代表不吃不喝亦要20.7年才能置業。不論是公營房屋供應不足,或是樓價難以負擔,問題癥結在於住宅土地供應不足,一直未能追上需求所致。因此港府近年積極尋地起樓,如計劃收回棕地、發展「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等,都是解決方法之一。
阻力減少將有利政府施政
或許有人會問,房屋問題與完善選舉制度有何關係,為何韓正會特意提出?其實兩者的關係可大了,縱使港府一直有意處理房屋問題,奈何有部分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搞拉布搗亂,對建屋造地計劃及研究等不同民生撥款造成影響及阻礙。就拿「明日大嶼」計劃為例,當中用作填海項目前期研究的5.5億元撥款,若非本屆立法會獲延任,撥款申請可能早已被反對派「拉死」,當局要等選出新一屆立法會之後,花時間再走一次繁複程序,才可將撥款申請交予立法會審議。
房屋是基本需求,若不能「安居」何談「樂業」?市民受住屋問題困擾,難免會有不滿及怨氣,社會亦難以穩定下來。早前立法會秘書處就發表研究報告,前年港人自置居所比率僅49.8%,為20年新低;其中35歲以下人士更只有7.6%擁有自置物業。置業「上車」成為年輕人遙不可及的夢想,不利於培養他們對社會的歸屬感。不過當完善選舉制度後,當局處理房屋、覓地問題的阻力減少,相信將有望打破困局。
目前香港面對不少問題, 房屋是其一,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是另一難題,中央對此亦掌握明瞭。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只要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好好發揮自身優勢,加上有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機遇近在咫尺,就看香港社會及年輕人能否把握得到。
圖片來源:政府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