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下周三公布,最近坊間有人建議政府「派錢抗疫」,也有人促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不過筆者在想,從現實層面來看,派錢雖直截了當,或許能幫到一時,但能治本嗎?港府早前在抗疫方面已投入逾3千多億元,但所謂長貧難顧;要想香港走出經濟困境,治本之策就要盡快達致疫情「清零」,然後恢復與內地通關、恢復經濟活動,百業才有望復甦;而要想控制好疫情,疫苗接種應是不二法門。
必須設法提升疫苗接種率
如無意外,本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最快可於下月初展開,關鍵問題是,如何提升市民大眾接種率,將疫苗的抗疫功效發揮到最大。如果只論個體,市民接種疫苗後,理論上自己能得到保護,但從全港角度,只有當足夠多的人(專家建議為7成人口以上)接種疫苗,才有望「群體免疫」效果,才有助快速遏止病毒傳播甚至清零,甚至連因特殊原因而不能接種疫苗的群組(如有藥物敏感及身體極為虛弱的人士)都能一併受保護。相反,如果最終接種率較低,恐怕抗疫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所以大家現時必須明白一個道理,接種疫苗,其實不只是「自己的事」,為人為己,都應該積極參與。
試想,如果本港疫情一日不止,各種防疫限制和封鎖措施「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經濟市道怎麼可能有起色?香港本身是外向型經濟體,唯有恢復通關才能為本地經濟注入動力。目前國外疫情嚴峻,相信短期內通關無望,而抗疫成功的內地就是唯一出路。只要香港能夠「清零」,或者至少令疫情穩定向下,才有條件與廣東及澳門爭取通關。當粵港澳通關後,經濟活動才能真正恢復,為零售、旅遊及飲食業等行業帶來實際商機,這樣才是拯救香港經濟及一眾打工仔的關鍵。坦白說,就算政府「派糖」,那也只是吊鹽水,香港經濟也是難以康復,只有讓各行各業都有「造血能力」,才最重要!
「通關」可成接種誘因
所以大家反過來想,通關之利,其實亦能成為鼓勵接種疫苗的誘因之一。筆者建議,如果當局考慮讓有接種疫苗的港人,往返內地都能毋須再受隔離限制;或者日後與其他國家及地區開放的「旅行氣泡」,都有類似的安排的話,相信有助增強港人接種意欲。至於接種的實際安排方面,大可參照內地、澳門甚至美國經驗,讓部分高風險群組率先接種,甚至強制接種,包括醫護人員、公務員、校師和學校人員等。筆者認為,抗疫工作就是與病毒都快、與時間競賽,不論是疫苗接種或其他抗疫措施,只要是為大家好、為香港好,政府應該展現魄力、放膽去做!
最近本港確診數字有所回落,更錄得新增確診個案近3個月以來首次降至單位數。但大家仍不能夠就此鬆懈,執筆之時,筆者見到朋友分享新年假期相片,日前西九龍海濱長廊人頭湧湧,不少人一家大細在草地紮營、野餐和遊玩,大家坐得密密麻麻,不但未有保持社交距離,更有不少人無戴上口罩。大家要反省,若疫情少少回落大家就鬆懈防疫及「報復性消遣」,那麼確診數字再攀升,恐怕是遲早的事…
圖片來源: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