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內地走前一步 阻斷病毒「物傳人」
【諸行無常】內地走前一步 阻斷病毒「物傳人」

香港的「抗疫戰」打了一年多,始終未能達到「清零」的目標。港府近期主動出擊,連續數日突襲式封區強檢,加上嚴厲抗疫限制的配合下,成功將新增確診數字壓低。不過香港防疫策略主要是針對「人傳人」,而內地就在這個基礎上走前一步,推出不少措施防止「物傳人」。


新冠病毒「物傳人」並不新鮮,過去就有研究指病毒能在物品表面存活多天,甚至在低溫和高濕度環境更可存活長達一個月。山東省青島市早前就在進口急凍鱈魚的外包裝樣本中,分離出仍然存活的新冠病毒,反映「播毒」風險確實存在。


從疫區回收鈔票硬幣消毒


早於去年2月中,正當全球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及認知不多時。內地就考慮到使用現金或有「播毒」風險,要求銀行從疫情嚴峻的地區(如當時的武漢等地)回收鈔票及硬幣,規定要用紫外線或高溫等方式消毒,再存放7天以上才再重新投放市場。


把好冷鏈防疫關 設追溯管理平台


直至去年北京市及青島市,分別於6月及10月相繼爆發疫情,傳播源頭都指向與外國高風險疫情地區的進口冷凍食品有關,兩地的「零號病人」都懷疑是因接觸過受污染的食品而染疫。內地當局隨即採取行動,為冷凍鏈物流制定消毒指南,列明運輸從業員工作時必須佩戴口、不能直接接觸冷凍食品等;而去年11月甚至曾暫停從全球各國有員工染疫的多間企業進口貨品。


由於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屢次檢測出新冠病毒,其後內地就宣布相關食品必須有陰性病毒檢測報告、消毒證明及可追溯來源的信息,商品才能上市銷售;當局又為進口冷凍食品建立追溯管理平台,由經海關進口、批發零售,再到餐飲服務,都要能夠全面追蹤得到。


做好進口食物的把關是外防輸入的重要一步,而面對國內偶爾出現的小型爆發,防止擴散的工作亦不會鬆懈。上月河北省石家莊的疫情緩和,陸續將無病例的社區解封,並向居民發出一系列防疫指引。在要求居民保持社交距離外,亦有規定出租車要「一單一通風消毒」、餐飲企業實行線上訂餐,開展無接觸配送服務等。


內地在防疫方面考慮周到,不論是為阻止「人傳人」或「物傳人」都有相應的措施應對,總是走前疫情一步。除了全民檢測、封區社區等措施以外,內地還有不少經驗值得香港借鏡。農曆新年將至,內地當局早前就要求疫情高風險地區「就地過年」;低風險地區民眾要減少非必要出行,香港又會如何應對?


圖片來源: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25
好正
11
心心眼
3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4
嬲爆
其他觀點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