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教育合作 深港大有可為
【鐵筆錚錚】教育合作 深港大有可為

國家發展、大國博弈,未來的主要「戰場」之一,無疑是科技創新領域,這也是為什麼中央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戰略支撐的根本原因。事實上綜觀無論是之前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還是近期的「深圳先行先試改革方案」,以至特區政府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都相當重視人才培養和儲備。說到人才建設,既要靠引進、也要靠「自產」,其中關鍵一環,離不開教育辦學,而這又恰恰是香港原本就具備的強項之一。

 

在近日一個探討深港攜手合作的研討會上,大灣區香港中心研究總監王緝憲博士在談及深港雙城優勢互補時,首先提到的,就是教育方面的合作。據他透露,深圳過去多年來都是內地研究生流入和就業人數最多的城市,但深圳的大學數量和學位不足問題也相當明顯,為此近年大力引進國內外名牌大學和研究生院的進駐,例如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開設的分校就相當受歡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校方堅持深港兩地「同質量教學」,大部分課程全程英語授課,不僅學生、家長滿意,學生畢業進入職場,所具備的能力令聘用他們的公司、企業也滿意。

 

以香港所長 服務人才戰略

 

筆者認為,此番說話帶出的信息,對香港教育界人士,以至有志到內地興學辦校的社會人士都有所啟發。其實,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才?術業有專攻,各行各業的專才固然重要,但隨著時代發展,未來所需要的,應該還包括通才,甚至是複合型人才。筆者認為,一直以來香港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相較許多內地城市的優勝之處,就在於課堂教學靈活多樣,相當注重開放性思維,培養學生多元興趣發展,加上中西文化匯聚的優勢,對學生的視野和能力都大有裨益。

 

說回深港在教育方面的合作,筆者之前常常提到,許多學科在香港有得學,但未必有得用,因此對於香港的畢業生來說,大灣區以至內地城市,無疑是學以致用、蘊藏大量機遇的好平台;反過來,今次王緝憲博士的一番建議,或者可以啟發我們「雙向思維」,許多學科在內地有得用、卻未必有得學,那麼大家認為,這又是不是香港院校的商機、拓展空間?是不是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人才戰略所需呢?

 

找對市場 優勢方顯

 

所以關鍵問題,還是需要香港轉變思維,順應融合。大家要明白,任何優勢,只有找對了市場,才能真正顯現出來、發揮作用。當然,王緝憲博士同時也提到,不是每一所大學都能在深圳成功落地,因為在辦學、課程設置方面,內地還有一些「條條框框」需要突破,但國家層面現在已經注意到了問題癥結所在,因此最近決定對深圳「放權」,也是期望讓深圳「先行先試」,有所突破和創新。

 

對香港而言,筆者認為,學術、科研、人才培養方面的「先天優勢」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只是近年來政治狂熱入侵校園,遮蔽了原有的光彩,相信只要走出泛政治化的漩渦,重拾教育初心,讓學術回歸學術,那麼香港的優勢必定是難以被取代的。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7
好正
7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其他觀點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