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已成立40周年,早前中央給了深圳一個「大禮包」,或者應該直接說,中央為深圳量身訂造了一個改革方案,方案名為綜合實施授權,透過提出40條具體的授權清單政策,在各個不同範疇向深圳經濟特區賦予更多的權力,例如更改土地用途的審批權、醫療健康及生物醫藥等規範的立法權等。或許又有人會問,深圳獲中央送贈大禮,與香港到底有何關係?筆者想說,其中的關係可大了,這個「大禮包」不止屬於深圳,更是給予香港的發展機會。
透過港深合作 再向中央爭取授權
早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牽頭的「把握機遇 港深攜手 共創輝煌」研討會,主講者之一、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博士在發言中,就探討過深圳未來發展名「港深合作」的機遇議題。方舟博士認為,中央給予深圳的授權清單,對當地發展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但對香港而言,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如果深圳日後想再爭取什麼,可以主動向中央申請,再授權第一批、第二批等如此類推。香港亦可透過與深圳合作機制,共同策劃及商討,擬定深港雙方都有利的方案,繼而向中央爭取授權,以達致互利共赢。
方舟博士還指出了一點,深圳獲中央送贈的「大禮」,其實香港亦能直接受惠,例如在專業服務方面,過去香港專業人士要到內地工作,就要先參加國內各種考試,然而問題在於,由於語言及其他問題,要考取資格往往是比較困難。但深圳獲授權後,港人就可以直接到內地執業,即使部分行業仍需考試,但深圳可自行設定考試,以及為港人「度身訂造」考核內容,打破了以往「大門開了,小門不開」的問題。
港深合作 共享機遇
筆者認為,現時不少港人仍然視深圳為競爭對手,害怕終有一天會被對方取代,其實這種心態並不正確。深圳的發展一日千里,同時為香港帶來不少機遇,比方說,香港的科技研發水平不俗,本地大學提供了不少人才,可是礙於香港的市場有限,往往不能大展拳腳,甚至連找工作都有困難。論及科技創新基地,香港只有一個面積約0.87平方公里的科技園,反觀一河之隔的深圳卻是科技巨企基地林立,如果能在各口岸區創建科技創新合作區,必然能帶動香港的科技產業發展,讓港人有更多創業和就業機會。
香港與深圳應是緊密的合作伙伴,誠如方舟博士所建議,隨著港深兩地人員交流日益增加,過關及交通安排等基礎配套,應盡快便利化。目前從西九龍站搭乘高鐵到深圳市中心,只需12分鐘路程,但為通過過關程序卻要先預留45分鐘,到底能否有更加簡約的安排,甚至加入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協助?香港除了要思考與深圳合作的方向,同時亦要從改善配套開始做起,讓過關程序變得更為輕鬆便捷。
圖片來源: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