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與一位跑財經線多年的記者老前輩小聚,筆者請教他對「港區國安法」之後,香港以至中國內地經濟、前景的看法。前輩笑言,未來的事情我答不了你,但過去的歷史或者可以供你參考。當年中國要收回香港,有外資說要走;當年「六四」之後,也有外資說要撤走;再後來,到九七、到大鱷狙擊港元、再到03年沙士…好多人也以為香港「死梗」,說要趕快撤,結果呢?筆者懂他意思了,過去23年,嚷著「要走」的,基本都沒走;相反,還新來了一大批。
在商言商 數字最誠實
如今「港區國安法」將至,關於誰人「要撤要留」的問題,筆者無謂多估,現時看到的,是政客比商家更心急。繼美國揚言要制裁香港、制裁中國之後,最新又有英國「跟隊」,其外相藍韜文聲稱不惜「以犧牲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議為代價」,也要保護香港的人權、自由云云。好笑了,筆者所知,中英自貿協定可以說八字還未有一撇,英國何來「犧牲」?再者,政治掛帥,一向是政客的玩意;但在商言商,是另外四個字:利益為先。
經濟問題,就要看數字說話。論貿易,中國在2019年已經成為英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和德國;論投資,從2014年底開始,中國對英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英國已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投資目的地。筆者想說,就算英國當美國是「老大哥」,但客觀事實是,中國也買了好多英國貨、對英國作大筆投資,相比較之下,英國對中國又是不是這麼大手筆?若是自貿協定談不攏,對英國自己是不是損失更大些呢?
在港外資 身體也是誠實的
其實現在大家慢慢都看得懂,英國也好,美國也好,之所以不斷拿香港問題舞刀弄劍,醉翁之意都是劍指中國。因為一條「港區國安法」,美卿蓬佩奧甚至「發爛渣」,要求全球跟隨美國,收緊對中國公司、企業上市的政策。筆者真難理解,中國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英美怎麼就這麼大反應?就要諸多刁難、處處制裁?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
外長王毅說得好,莫再以為今天的中國,還是百年前的那個中國。英美限制中國企業,那麼企業上市就到中國自己的地方——香港,又行不行呢!財爺陳茂波早前透過網誌告訴大家,「港區國安法」消息公佈後的一周,香港並沒有顯著的資金外流情況,而且港匯亦一直靠近強方兌換保證區,筆者理解,即是市場不單沒有因為「懼怕」而撤資,反而還有資金流入本港。如此看來,一條國安法,是不是真如政客所講的洪水猛獸、會令香港變得那麼不堪呢?
說到這裡,筆者想到一則「趣事」。去年10月,特區政府公佈一項針對在港外資企業的調查,其中一條是問他們,什麼因素吸引企業前來香港設立業務據點,結果,71%的受訪者選擇了「簡單稅制及低稅率」,其次有63%認為是「資訊的自由流通性」,這就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外資看到的優勢。
無論藍韜文也好、蓬佩奧也好,甚至特朗普都好,他們如何耍搞政治,是一回事,筆者想說,在從商者而言,始終身體是誠實的,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優勢和地位,其實世人有目共睹。倒是動輒想以經濟手段傷人的政客,自己應該想清楚,拿著這把雙刃劍,隨時傷到的是自己!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