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為梳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中美貿易戰中的態度變化,就不難發現,隨著談判的推進,特朗普對中國政府及企業的立場不斷變得強硬。當外界都在猜測特朗普的 「套路」時,日前他接受《霍士新聞》訪問,就給出了一個明確答案:絕不容許在其任內,任由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超級強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去年的預測,中國將在2030年晉升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由此看來,一切似乎都解釋得通了,原來所謂的貿易「談判」,在美國眼中恐怕從來都不是「順差逆差」的問題,說穿了就是要阻止中國變強大,以繼續維護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據報道,特朗普在訪問中透露,對美國與中國進行貿易戰「感到相當高興」,還表示美國政府已從中取得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收益。特朗普又說,「中國想超越美國,若當年由希拉莉任總統,當她落台之時,中國經濟規模便會超越美國;可現在,中國難以收窄與美國之間的距離」。很明顯,特朗普的潛台詞是「幸好由我當了總統」。他還強調,「中國希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一哥」這種情況,不會在其任內發生。現在看來,對於一個本就樂於「開戰」的狂人總統來說,任何有可能威脅美國地位的「談判」,根本就是徒勞。筆者甚至有理由相信,之所以要封殺華為、以至早前的孟晚舟案,其實都是美國基於「霸權思維」作出的決定,都是用來打擊中國的藉口。
歐洲機構證實華為無「後門」
事實上,特朗普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一向都慣於使用虛張聲勢、誇大其詞的伎倆,所謂「聲大大、冇貨賣」。就以封殺華為為例,美國一再聲稱華為的5G設備設有「後門」程式,甚至企圖以此拉攏歐洲盟友共同抵制,但又從未拿出實質證據。諷刺的是,德國《每日鏡報》最近的報道就提出,經過多年審查,英國政府、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以及歐盟委員會等機構,並未發現華為存在明顯「後門」。依筆者之見,美國的目的根本不在於深究「有無後門」,而是要營造對「中國製造」的恐懼心理,從而堵截中國技術、尤其是高新科技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壯大。
拖垮蘇聯打擊日本 皆為霸權
筆者須指出,美國這種「霸權思維」由來已久,並非特朗普時代才有的產物。從冷戰時期開始,美國就藉著一場「太空競賽」,拖垮了當時最具威脅的蘇聯;及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防止在經濟上已經十分強大的日本「不受控制」,美國又採取一系列措施打擊日本經濟,使對方「只能」是自己在亞太地區牽制中國的一顆棋子;就連小小一個台灣,20多年前也被美國動用「301條款」,被迫開放市場而受盡了苦頭。可見,所謂的「美蘇對抗」也好,美日同盟、美台關係也好,都是基於美國「稱霸全球」需要下的產物。如今中國「站起來」,當然也會成為美國敵視的目標。
筆者猜測,特朗普今次的言論,固然有尋求連任的政治考慮,但不可忽視的是,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恐怕都不希望在自己任內出現中國超越美國的情況,畢竟這是「既輸面子又輸裡子」的事情。只是,當美國政客在「霸權思維」的影響下,不惜大打貿易戰、以損害企業以至普通消費者利益為代價時,大家都必須看清楚,若是任由這樣的政客繼續任意妄為,長久下去,對兩國民眾以至全球各國,都絕非好事。
原圖:新華社
評論
jthk
5年前jthk
5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