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早前公布最新世界人才報告,本港排名暴跌6位至第18位,傳媒普遍以「不敵第13位的新加坡」為主調報道事件,引述報告指香港排名下跌的致命傷為公共教育開支不足云云。不過,閱畢相關報告後,筆者認為社會必須關注本港另一個得分弱項 - 「生活指數」(包括房屋、服務、用品等花費)。香港在此分項的得分在調查的63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尾三,情況之劣實在令人憂慮;對此,大家不禁要問,香港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在房屋開支方面,是否已經高到一個地步,連專才都被嚇走?
房屋問題 令人卻步
對於教育開支或投資不足的問題,筆者認為比較難解決,因為相比於其他地方例如歐洲(尤其是北歐地方),香港一向奉行低稅率政策,在徵收較低稅的情況下,香港收入有限制,實在難以大幅增加教育開支。之前特區政府宣布額外投放數十億元在教育方面,儘管仍有改進空間,但筆者認為已經算是相當進取。相較「教育開支」,全社會其實亦應花更多時間去探討這個較為受人忽視的是「生活指數」分項。
香港在報告中「生活指數」一項得分極低,毫無疑問跟房屋開支有關;原因很簡單,撇除房屋開支而只看一般生活開銷,香港一定不可能高過其他歐洲地方,但如今香港在63個國家或地方中排第61,房屋開支想必佔有一定比重。筆者細看該報告,香港的「生活指數」為126.4,比紐約市的100還要高出一大截,在如此高昂的生活成本下,如果你是人才,你會選擇到工作相近但生活成本低得多的地方發展,還是到香港捱貴租、買貴樓呢?
專才住細屋?
就在IMD發表人才報告後,本港有報章以「土地問題影響專才」為題,報道指由於租金持續上升,影響海外專才來港,有外國駐港領事10多年前住山頂別墅,要搬到其他地方居住,亦有金融專才來港,大多安排住在600平方呎的太古城單位,但如果他們到新加坡工作,可享用2,000呎大屋或別墅。所以,香港的房屋問題,除了影響香港市民之外,亦多多少少影響到外國專才來港。
值得留意的,是這報告的組成部分包括訪問當地以及外來的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筆者心想,如果香港因為教育、房屋問題而令人才卻步,甚至令本地人才都往外流,恐怕香港要持續發展下去,將會碰上一陣陣「人才荒」。
原圖:GOV.HK
評論
jthk
6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