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社會議題均無厘頭被挑起成為兩地矛盾的火頭,最新鮮熱辣的事件,乃是救生員罷工風波。
觀乎近日的報道,有傳媒大字標題表示「內地客增 人手不足 逾百救生員明罷工」、「強國人攻陷泳池 港泳客救生員爆煲」等。乍看標題,都不難想像是指內地泳客人數極多,並導致救生員不足。看完標題再看內文,更出現「工會非正式統計,部分假期有逾五成泳客是內地人」、「記者到訪部分泳池及沙灘時,發現有逾七成泳客是內地人」等字句。無論是「五成」也好,「七成」也罷,若然是事實,也算是相當「得人驚」。
救生員罷工非新鮮事
在此先要問一句,若然沒有內地客,是否代表救生員就不用罷工了?答案是否定的。皆因依據個別傳媒的邏輯,「泳客大增」是基於《南方都市報》在去年中和今年中兩度對本港泳池作出重點推介。然而,翻查資料,早於二○一一年中起,救生員已多次因為人手不足問題而集體請病假及發起罷工,期間曾觸發不同的泳池需臨時關閉,足見泳池工潮並非這一年才發生的事。
接下來就要了解所謂內地泳客佔「五成」或「七成」的驚人數字是從何以來。細看報道,原來是來自工會的「非正式統計」、記者的「肉眼所見」,全部皆可謂「憑感覺」,可信度有多高無疑是令人抱有疑問。
「泛政治化」是不歸路
本港泳池迫爆早已是公認的事實,而救生員是否足夠,與場內泳客的安全絕對是息息相關,同樣地,泳客中有多少是遊客,相信也會為市民所關心,政府理應就著上述問題盡快作出研究。
不過,一事歸一事,個別工會人員及個別傳媒,今趟為了成功「吸睛」,竟然將性質單純的爭取勞工權益行動扯進兩地矛盾的漩渦中,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
令人更需要警剔的是,近年種種跡象顯示,香港已逐步走上「泛政治化」這一條不歸路。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