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撒克的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下稱為「中心」)昨日正式成立,這個參考香港等國際金融中心成功經驗、以英語為法定語言和採用英式普通法的「中心」,成立時間剛好可以配合中國率先提出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亦因為預視到「一帶一路」潛力無窮的商機,可以令到哈薩克經濟結構更多元化,故此該國不惜大費周章修改憲法,為該處實行英式「普通法」提供法理依據。為建立一級的國際金融中心和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哈薩克不惜投入大量資源和心力,那麼作為「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港人,本身又何有決心走出去,積極爭取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分一杯羹?
一切由「一帶一路」說起
哈撒克要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可謂其來有自;話說2015年的時候,由於原油價格大幅下降,令經濟本身頗為依賴石油、天然氣和採礦業的哈撒克政府意識到經濟要多元化;而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之一,哈撒克政府隨即意識到若然可以抓緊這個機會,自然「共享成果」,於是就著手籌辦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值得留意的,是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並非一個只面向自己國家或小部份同語系國家的金融中心,而是採用英式商業法例、官方語言為英語、「中心」有特殊法律地位和獨立法院的一個體系;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世界各地的大企業,就更容易進入「中心」,而且得到可信賴的保障。
體系為香港帶來機會
「中心」在籌備階段,自然參考過包括香港在內、世界不同國際金融中心的經驗,亦肯定研究過這些金融中心的成功原因;然而作為被人參考的香港,甚至是香港金融界中人,對哈薩克這個新成立的「中心」卻似乎不甚關注,這點的確令人有點失望。哈撒克這個「中心」的營運模式和香港有很多相類之處,而對這個新成立的「中心」而言,肯定是處於「求才若渴」的階段,若然香港人,尤其是專業人士肯走出去到這地方工作,機會和回報一定不少。說穿了,哈薩克這個富有國家缺的不是錢,而是有足夠經驗、可以助「中心」發展的人才。
正如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所言,包括哈薩克在內的中亞國家有很大經濟發展潛力,所有和金融業相關的專才,包括金融、法律、銀行、會計、審計等範疇的專業人士,甚至是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商人,只要願意向走到這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闖」,肯定不乏發展事業的機會。筆者認為,香港之所以發展得如此成功,與開放、接受新事物的態度有密切關係,既然香港人「走出去」而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香港年輕人又何必故步自封,劃地為牢將自己困死在小小的香港呢?
原圖:《港人講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