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將會對中國出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且限制中國企業對美國投資、併購,大有打「貿易戰」的意味;對於美國的「開戰」行為,國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打貿易戰沒有贏家,對別人關上門也擋住了自己的門。筆者認為,美國對中國打貿易戰,即使能夠縮貿易逆差,對自己亦未必有好處,因為美國憑著入口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其實亦使美國市民節省生活開支,而中國倘若採取行動回應,亦會影響美國出口。
對人關門也擋了自己的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一個發展論壇的外方代表時,指出中美經貿規模能發展到今天的體量,靠的是市場力量和商業規則,本質上是利共贏的;打貿易戰沒有贏家,對別人關上門也擋住了自己的路。李克強又指,對於存在貿易不平衡問題,中美雙方應本着務實、理性的態度,以談判協商化解分歧,否則對兩國、對世界都不利。
筆者十分同意李克強的說法,特朗普可能「難以容忍」美國對中國存在巨額的貿易逆差,認為要透過向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減少貿易逆差甚至刺激本地的生產,但筆者認為特朗普的如意算盤,實在未必打得響。第一,即使對中國商品、貨品徵收大額關稅,受害的可能是美國市民,因為中國進口貨品價格昂貴了,最後「找數」的極可能是美國市民;其次,國際貿易從來都是一場「比較優勢」的遊戲,誰生產某商品成本較低,那誰就生產多一些再讓其他國家以較低成本進口,美國市民透過購買中國商品,每年節省的開支以數千港元計算,向中國貨品徵收關稅,或許只會得不償失!
中國入口貨品貴了 美國市民受害?
另一個問題,就是特朗普一直希望振興美國本土經濟,包括已現頹勢多時的工業。筆者並非經濟專家,不肯定特朗普的如意算盤能否打得響,但是就算減少了進口,而本地生產的貨品供應有所增加,鑑於美國的生產成本始終較高,會否造成入口貨品昂貴了,但美國市民依然不願意以更高價購買本地生產貨品?這變相是美國市民購買中國貨品成本高了,影響了生活質素,但又無助於振興本土經濟呢。筆者認為,這問題實在值得深思,而美國亦不應忘記,如果中國採取回應行動,提高對美國出口貨品的關稅,美國本來已經不算強盛的經濟狀況,承擔得起嗎?
原圖:新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