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今天發表,大家的討論焦點很自然會集中於「派糖」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由施政報告到財政預算案有否體現出政府對利民政策的長遠承擔?編者看到政府似乎已下定決心,展現出最少四大承擔。
承擔 實現創科藍圖
首先,對創新及科技的投放,施政報告提到要成立創科創投基金,與私人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於本地創科初創企業;也談到要在蓮塘/香園圍口岸附近發展科學園及工業邨,在日前一個論壇上,特首梁振英也提到擴建後的科學園也總有飽和一天,所以現在已經要在蓮塘物色新科學園用地。今次的預算案,基本上呼應施政報告的承諾,投放20億元於創科創投基金、44億元分階段擴建科學院、5億元成立創科基金。帳面看,香港的創科藍圖,已有望實踐。
承擔 投放幼兒教育
香港家長及幼兒教育界爭取免費幼兒教育多年,早在梁振英政府上任前,已不斷提出訴求,過去三年輾轉醞釀,終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年有關的經常性開支將由現時推行學券計劃的41億元大增逾60%至67億元。而預算案中教育開支增至840億,多了足足6%,料已反映了這個大項目的新增開支,家長老師心裡應可踏實一些。
承擔 扶助在職貧戶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經拉布拖延後,終於在今年五月接受申請,預算案亦自今年起每年會撥款29億實施這一個計劃,顯示政府真心承擔此項長遠的扶貧工作。
承擔 聚焦醫院發展
大眾同樣關心的醫療服務,剛剛的施政報告公布了10年醫院發展藍圖,提及未來10年會動用2000億增加5000多張公院病床及超過90個手術室改善服務,亦見財爺加以落實,並會向醫管局撥款100億元設立基金,利用投資回報加強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另亦會向中大提供40億元的貸款,發展一所非牟利私家醫院。
猶記得今屆政府上場後宣布縮短發表施政報告及預算案之間的時間,曾因此受到質疑,惟事實亦證明,此舉在籌劃、諮詢及推行工作上都帶來明顯好處,起碼可促使政策制訂和財政預算規劃之間有較佳的協調。
施政報告在結語提到「只要大家齊心一致,不失時機地落實各項主張和建議,我們的經濟發展將會有新的和更大的動力,民生會繼續改善,社會也將更加和諧」,預算案則說「在雨過天晴之後,我們對和諧、團結的社會,將會更加珍惜」。一言「齊心」,一言「團結」,正好道出要把施政做得到位,逐步解決深層次矛盾,靠的還是各方各界的齊心協力、團結一致,互相配合。
今天有些政客或立場鮮明的媒體屢屢居中挑撥、製造矛盾,誠如財爺所說「若各方面能夠放低短期的政治考慮,重視香港的長遠利益」,社會才有機會一步一步復元。
此刻我們把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拿來一併細心看,我們會看到政府比以前在政策和資源配合上多了長遠的承擔,雖仍有不少進步空間,但這些財政資源能否如計劃中順利到位?能否通過立法會那一關?能否落實惠及每一位市民身上,還需整個社會放下鬥爭與敵對,理性把各項問題逐一解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