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16日)廣東道一幕所謂「驅蝗」遊行,以粗暴的肢體衝突、粗口手勢和語言暴力,逼使遊客無奈遁入商舖避禍告終。看似只是鬧劇一場,不值一哂,但影響其實十分深遠,少數人自以為是的「捍衛本土利益」行動,賠上的卻是香港苦心經營才得到的「文明旅遊之都」和「購物天堂」聲譽。
筆者在銅鑼灣長大,經歷過「站在大丸前」,日資百貨林立遊人如鯽的旺景;即使日資的黃金期過去,大丸、松板屋、三越先後結業,銅鑼灣也始終保持購物區的吸引力,時代廣場和崇光百貨等,依舊客似雲來。惟直到03年「沙士」襲港,竟令自開埠以來便是商業購物中心的銅鑼灣首逢街道行人疏落、商場門可羅雀、貨品乏人問津的衝擊,那種泛著恐慌及壓抑的冷清,至今仍教人心有餘悸。
十年人事,與03年的凋敝相比,今天遊客的「逼爆」場景,彷似「冰與火」兩層天地。不時聽到身邊朋友抱怨自由行太多,銅鑼灣、尖沙咀、旺角「逼到無朋友」,昔日一些精品小店紛紛讓路予國際名牌、化妝品、珠寶、錶店和藥房,入目商品的樣板化,令「血拼」亦很不盡興。的確,作為行街「血拼」事業的忠實擁躉,面對商場商品「一體化」的格局,難免有點意興闌珊;而當年三十晚,筆者趕著回家吃團年飯,卻陷在地鐵站擁擠人潮之中,舉步維艱地掙扎半小時才成功脫困,心裡也頓生不滿,暗罵遊客「阻住地球轉」。
只是激動過後,腦海中又泛起當年悽悽慘慘戚戚的畫面,心裡便多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香港享盡「自由行」政策帶來的好處,卻不想承受同一個政策所帶來的負擔,世事又豈能如此盡如人意。若沒有及時雨般的「自由行」政策,諸如銅鑼灣或尖沙咀的傳統購物區走向復甦之路肯定漫長而痛苦,就算香港經濟,也沒有那麼快走出谷底。一個硬幣總有兩面,「自由行」對香港旅遊及相關行業的正面影響立竿見影,同樣也衍生景點擠逼、部分商品短缺(如奶粉)、搶高樓價等副作用,兼逢「雙非」嬰兒增加而導致北區學位競爭及社會福利資源的爭奪,以及新界東北發展的爭議,「自由行」終在少數人煽動、催谷、引導及抹黑下,揹上了「中港矛盾」的原罪。
遊客太多、太集中,購物區被名店攻陷,景點過度擁擠,無疑是需要關注及處理的問題,這應留待特區政府籌謀應對,或與中央政府進行商討,作出安排。但組織少數人舉著龍獅旗,到購物區用揚聲器向內地遊客高聲叫囂「滾出香港」,肆意侮辱,惡意騷擾,將遊客形容為「煌蟲」,又噴殺蟲水,大行語言暴力、肢體恐嚇,這般野蠻的狙擊行徑不僅破壞香港旅遊之都、購物天堂的聲譽,更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衝擊香港的法治底線,同時嚴重損害香港人文明和守法的國際形象,激化內地居民對香港的不滿與誤解,損害內地與香港的關係。
「滅蝗者不代表我」,正如不少網民在各個討論區中所言,香港素來都是移民城市,香港人大多是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反求諸己,這些「滅蝗者」可能正是「蝗蟲後代」。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充滿歧視及排外情緒的「蝗蟲」一詞既反映「滅蝗者」對香港歷史的無知,對祖輩的粗野冒犯,也令人心生警愓,狹隘的「本土主義」,扼殺的將是香港的生存空間。可惜有些立法會議員,為選票和出位,不但沒有制止不良心態的孳生,反而走上第一線,擔當發言人,公然為「滅蝗者」背書。
若祭出所謂「捍衛本土利益」,便可大行粗野排外之實,那香港國際大都會之名,危甚。
原圖:qilu.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