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港人港地善用港深商機
爭議一時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終於進入最後落實階段,政府在務實處置爭議、平衡各方聲音、先易後難的原則下,對發展方案進行重新規劃,實施「港人港地」和「原址換地」等新概念,為接續的新界北和洪水橋新發展計劃,訂定規劃新方向,好讓閒置多時的一大片新界土地得以地盡其用,全面緩解房屋土地供應問題,滿足民生經濟的發展需要,迎接港深融合和內地擴大消費帶來的新商機。
政府的資料顯示,香港人口在未來三十年會增加約140 萬,而平均住戶人數則持續下降, 由1996 年每戶3.3 人, 降至2011 年的2.9 人;加上本地和區內的服務業經濟日趨活躍,社會對房屋及經濟發展土地需求,中長期依然繃緊;一旦處理不善,隨時會失控成為經濟發展樽頸。可惜,本港現有的空置住宅用地只有391.5 公頃,不足以應付社會的建屋需要,而在新界東北開拓新發展區,便成為開拓新土地的重要第一步。
然而,有人借自由行、水貨客、雙非兒童和搶購奶粉等磨擦衍生出來的爭議和抵抗情緒,再在部分媒體和社運人士的渲染煽惑下,提出所謂「割地賣港」、「富豪雙非城」等指控,這些都是罔顧事實、為求激化「中港矛盾」而創造出來的「莫須有」罪名。
隨着最終規劃方案出台,大家應將焦點從政爭攻訐,回到落實發展計劃方面。經修訂後的新方案,住宅單位數目增加28%至6 萬個,可容納人口亦增31%至17.4 萬;而公私營房屋比例又調整到6:4,更好地滿足民生需求,解決中下階層的住屋需要。另外,政府規劃新發展區內私人住宅用地時,盡量實施「港人港地」措施,維護港人住屋優先原則。
在目前的政治和社會氣氛下,新方案自我調整退讓,以求平息爭議,讓發展方案早日推動,這是務實而理性的做法,值得肯定。當然,減免噓聲只屬一時的策略性手段,博取長遠掌聲才是政策的最終目標,當局在具體落實新界北發展計劃時,必須認真吸納過往新市鎮發展計劃的正負面經驗,以前瞻性的思維,進行細思慎議,打造一個宜業宜居的新市鎮。
第一、照顧基層人士的住屋需求固然重要,淪為「富豪雙非城」和「深圳後花園」也是社會不容許,但「斬腳趾避沙蟲」絕非有為政府的負責任態度。新發展區在提高公屋比例之時,應妥善利用土地規劃,確保區內社會階層的均衡多元分布,區內人口既有基層、亦有小康中產,也要有老有嫩、大小家庭俱全。
第二、要宜居,不是單為「有瓦遮頭」,更要有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工商業配套設施,學校、醫院、警署、乾濕貨市場、食肆、銀行、消費場所、就業機會,都要一應俱全,只有這樣,才可確保不是在製造另一個「悲情城市」。
第三、商業元素是推動區內經濟活力的關鍵,新界東北鄰近深圳,理應把握港深融合和內地擴大消費的機遇,只要規劃完善,新界東北將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火車頭。
面對與日俱增的房屋需求,發展新界東北勢在必行。社會各界有責任予以齊心支持,並且慎防泛政治化的負面衝擊,及早理順賠償安排,令香港的房屋供應重上正軌。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3年7月13日
圖:gohom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