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得,香港都得
杜拜得,香港都得
從事旅遊業至今,眼見所有國家和地區,為求吸引更多旅客,無不施展渾身解數,推廣旅遊,哪有拒絕旅客之理?   以杜拜為例,在香港回歸以前,本來只是一個擁有二、三十萬人口的沙漠小國,為了發展旅遊,當地政府不惜大興土木,擴建機場,還創辦阿聯酋航空,不到23年,機隊已達199架,航綫遍及全球133個城市,並已把杜拜打造成全球航空的中轉站。為配合旅客增長,該地政府亦早着先機,大量引入外勞,且填海興建棕櫚島群,以優惠的稅率和政策,吸引跨國企業和知名酒店前往投資。只是短短時日,杜拜已成為舉世知名的旅遊城市,即使每晚索價二、三千美元的Burj Al Arab酒店,亦長期爆滿,令人佩服。   再看看鄰近的澳門,在外資賭場帶動下,路氹一帶的大型度假酒店和旅遊景點,已成為遊澳旅客必到的景點。這除間接推動地區發展外,還令市民受惠於經濟帶來的益處。   反觀香港,就一直沒有堅定的決心和發展遠見,像坪洲、喜靈洲、長洲、南丫島以及大嶼山,天然環境優越,如政府能加以發展,除可將旅客分流到遠離人口密集的市區,還可解決市民的居住問題。相對於移山填海所面對的地區人士和組織反對聲音,定必較為輕微。   如我們還是如此故步自封,將來受苦的,只會是下一代。因此,還請政府汲取教訓,亡羊補牢,盡快規劃長遠的旅遊政策和配套,只有協助業界爭取更多旅客,香港才能保持於區內的競爭力,為經濟發展注下一支強心針。   原文轉載自《晴報》 2013年6月11日   圖:wretch.cc
更多花生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