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必須加強「內交」謀出路
今年3 月總理李克強考察外高橋保稅區,7 月國務院通過自貿區總體方案,進而於9月29日正式掛牌,標誌國家經濟發展進一步升級新試點的上海自貿試驗區,以急行軍方式的君臨姿態,引領新一輪經濟金融改革開放鳴槍起跑,全面突破多個傳統禁區,目標直指「加快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全面開放」。只是對香港而言,這是「做大蛋糕」的歷史機遇,還是遭到邊緣取代的歷史沉淪?
自貿區概念在國際上已經發展多年,形式和功能仍在演變深化。根據國際經驗,自貿區的概念有兩種,一種是兩個獨立經濟體之間相互建立的貨物自由流動大市場,屬於一種關稅協定,例如北美自貿區、中歐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等;另一種則是指一個國家或單獨關稅區內部設立的、置於海關管轄之外的特殊經濟區域,屬於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例如巴拿馬科隆自貿區、德國漢堡自貿區、美國紐約1 號對外貿易區,以及上海自貿區等。
國家火速推動自貿區計劃,涉及多項內外因素。首先,從國際大形勢方面着眼,自金融危機後,全球貿易和投資規則正加速重構,新的全球貿易秩序逐漸形成,其關鍵內容包括投資自由化、服務貿易開放等。至於雙邊和區域自貿談判,如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亦已逐漸取代WTO,成為全球投資規則重構平台。
在這個轉型重構的過程中,國家有需要突破原有的區域和經濟產業框架,以「再入世」的縝密,以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參與國際自由貿易新規則和新平台的制訂。自貿區建設不僅是上海加快轉型發展的重大舉措,更是一項關乎改革開放全域的國家策略。
有論者把上海自貿區計劃當為港滬雙城博弈的新劇本,甚至說是對香港這個「不聽話孩子」的教訓,眼界未免太過短淺,亦太過「以我為尊」。可以肯定,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不是為了取代或懲罰香港,只是香港在促進兩地整合共融方面的不作為、甚至表現抗拒,自我蹉跎機遇,讓中央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當然,站在競爭角度,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優勢,肯定比香港更加優越,包括可望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等的先行先試,勢將吸引離岸人民幣市場轉到上海,香港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和功能勢受挫削。
畢竟,由製造導向轉型為服務導向,是一項艱巨的跳級升班,而且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歷史任務,並以大開放促進大改革,態度閃縮的香港,自然會遭淘汰。這都是目前香港泛政治化和「去中化」的必然後果。
事實上,從國家遭到「圍堵」到「入世」,從「廣交會」年代到晉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國家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一直倚重香港「南風窗」和「試驗田」的角色,亦由此為香港帶來經濟持續繁榮的基礎和動能。可惜,部分人卻是「口吃蛋糕心忘本」,不停對兩地經濟互利共融進行逆向操作,令到口的芝士即時丟失。
佔地29 平方公里的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絕對不是一記嚴峻的警號,因為自由貿易和離岸金融,再不是香港的獨家專利,香港不能再夜郎自大,劃地為牢,否則隨時變回一個孤島山城,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生機。
經歷十年的發展演進,CEPA 的動能幾已見底,香港有必要調整心態,在參與廣東省和國家的發展進程中探求新定位,推進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到社會民生領域合作的全面升級。
特首梁振英強調要做好「內交」、要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早前首次率領經貿代表團訪問重慶,除了開拓內地市場,尋找新增長點之外,亦突出本港的獨特優勢,借助與海內外的密切聯繫,以及CEPA 等措施深化兩地經貿關係。
須再強調,無論大家心中有什麼政治理念或價值觀,現實情況是國際經濟環境起伏不定,香港的持續繁榮,離不開內地市場和資金的支撐,而龐大的內地服務市場商機,更是香港經濟動力的所繫。香港各界必須調整心態,港府亦要適當調整重心,加強「內交」工作,才可因應新形勢、抓緊新機遇、擴展新空間。天堂與地獄,不僅是一念之間的抉擇,更是對歷史負責的抉擇。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3年11月6日
圖:網絡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