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開考的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卷一當中,有試題要求考生評論「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惹起各界對香港教育的關注。資深傳媒人盧永雄在網媒撰文指,回歸後有人毫不珍惜得來不易的「理性討論空間」、「專業自主空間」,濫用自由,教孩子討論日本侵華的歷史如何「利多於弊」,令人覺得這些空間真是「弊大於利」。
盧永雄在文中又指,自由的最大敵人,就是那些濫用自由的人。他表示,「理性討論空間」、「專業自主空間」,這些空間都是香港幾代人努力爭取得到的,在回歸前的殖民地年代,特別是在八十年代之前英國未知道要把香港交回中國時,香港那有什麼「理性討論空間」? 如今有人不珍惜這些空間,而教協更鼓勵人「理性討論」日本侵華那段歷史的利弊,「真是有顏面去面對教協創辦人司徒華華叔嗎?」
盧又援引歷史,闡釋日本侵華罪行,源於當年日本這個新興國家,深信軍事力量,建立全球帝國的夢想,而且打造「大東亞共榮圈」,旨在侵佔東亞國家的石油、橡膠等天然資源。
他最後質問:「提出『1900年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命題的人,是否要俯首甘為亡國奴呢?」他認為,有些原則底線問題,不應有討論空間,正如我們不會去討論「強姦、殺人是否利大於弊」那樣。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