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電視發牌事件的幾個疑問
免費電視發牌爭議持續已經一個月,市民上街抗議、連日在政府總部外集會,甚至嘗試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去調查事件,為的是了解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的原因。即使政府官員先後多次解畫,說明有關決定的依據和原則,惟市民仍拒絕「收貨」,甚至有人認為不發牌予港視便是「與民為敵」。市民希望有多些電視頻道和節目選擇,想法可以理解,然而綜合傳媒連日的報道後,筆者內心卻不禁泛起幾個疑問。
一、電視業是完全開放的市場?
雖然有人指出,政府應該讓市場自行調節,批准港視加入競爭,汰弱留強淘汰亞洲電視,然而市民必須明白,電視業從來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電視被公認為20 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除為市民帶來免費娛樂外,其影響力已滲入社會每一層面,對社會風氣、立身處世的態度,甚至個人價值觀都有不能忽視的影響。電視影響如此巨大,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怎能撒手不管?
二、財力不足是「死因」?
資深電視製作人蔡和平指出,本港每年潛在廣告收益有50 多億元,無綫目前佔約30 億元、亞視約5 億元,即使以廣告收益有5 至10 個百分點增長,以一間電視台每年約需15 億元營運費,市場亦不足以支持增發多3個免費電視牌照。
從政府披露的資料顯示,行政會議決定不發牌予香港電視網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相信本港廣告市場不足以容納5 間電視台,香港電視網絡財力不及另外兩間申請機構,在持續營運能力成疑的情況下,申請最終遭拒。
筆者認同,持牌的電視廣播機構必須有令人信服的持續營運能力,方可獲得發牌。據說,港視已投資9 億元,完成200 小時劇集和一100 小時其他節目,惟當全面運作,天天廣播,最保守估計每年每個頻道便要製作4000 多個小時節目,港視有如此雄厚的財力嗎?試想想,香港電台新大樓連廣播設施已用上60 億元,手持50 億元資金的港視真的有持續營運的能力?
三、六年開放30 條頻道不切實際?
若說中、英頻道各一,持牌機構每年便要提供近萬小時的節目,港視計劃六年內開設30 條頻道會否只是言過其實?就當港視真能成功開設30 條頻道,各頻道的內容是什麼?是濫竽充數的「次貨」,還是如傳聞一樣,會將部分頻道分拆予其他傳媒集團使用?
四、為何必須發牌予港視?
雖然筆者提出上述各項疑問,惟本人其實十分佩服港視的行銷策略,他們成功在審批有結果前,令市民對他們獲發牌照一事產生巨大期望,在爭取「民意」上贏了漂亮一仗。然而,筆者懷疑港視失落牌照,或可能是「成也行銷、敗也行銷」。
政府審批時,需要考慮的並非個別申請人製作的某一兩套劇集或節目,政府着眼的始終是申請人能否證明他們有持續穩健營運、提供具質素節目的能力,港視節目製作和策略等方面卻落後於人,試問又怎能令人信服他們有「跑長跑」的能力?
作為醫生,我們診症時,一定以客觀及科學化的方法達到專業診斷,然後對症下藥。譬如病人脫水,我們一定盡辦法穩住病人身體狀況,同時補充水分。套於港視的例子,現時政府診斷其財政實力不足,自然不能發牌,道理就跟醫生不會容許脫水的病人劇烈運動,令身體水分進一步流失,亦不會容許貧血的人士捐血一樣。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3年11月16日
圖:網絡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