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第二份施政報告打破多個政策禁區,推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破天荒向在職人士提供生活補貼,打破以往只扶助老弱無依及失業人士,今次對自食其力卻力有不逮者,政府施加援手,解決他們基本溫飽問題,扶貧脫貧。
錢應用在刀口上,公帑須用得其所,政府坐擁七千多億財政儲備,各項扶貧、安老及助學等新措施,面向全民,惠及不同階層,梁振英一向倡議七百萬人是一家,援助少數族裔學習中文是另一大施政突破,關愛南亞裔港人及其下一代更好融入社會。
誠然,今屆各項新措施增加約一百億元經常性開支,關愛基金七個項目變為常設,整體經常性開支確實會年年遞增,但是否造成公共財政造成沉重負擔?社會上有擔心政府傾向福利主義,根本是杞人憂天,香港人一向自食其力,絕不嚮往福利主義。
財政司長曾俊華日前發表網誌,指今屆政府財力充沛可支付今年施政報告各項建議,看似大派定心丸,但卻筆鋒一轉,指外界擔憂政府遲早耗盡財政儲備,並非無的放矢,他更警告轉盈為虧、耗盡儲蓄、須加稅或借貸度日,絕不是遙不可及。居安思危是好事,希望財爺真正善意提醒,下周立法會辯論施政報告,眾議員正好監察政府,看看財爺所言是實話實說,抑或虛與委蛇,另有他圖。
施政報告沒有轟轟烈烈的宏圖大計,不提建立甚麼港、甚麼中心,卻能對症下藥,首次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引入獨立第三方仲裁,縮短發展商向地政署申請補地價的磋商,現時商討補地價大都分歧收場,是冗長的無米粥,施政報告夷平了開拓土地供應的一座大山,加快地政程序,市場、測量工程界及學者普遍叫好。改善營商環境,增加商住用地,正是香港經濟急需的強心劑。
重設創新及科技局為梁振英贏得不少掌聲,把原有資訊科技局易名,兼併文化局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不過新政策局捲土重來,仍是遍地地雷,長毛已揚言再次「拉布」,阻擾撥款申請。社會各界期望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能再次果斷英明,理直氣壯揮刀剪布,按照立法會議事規則,確保會議暢順,履行主席的憲制職責,責無旁貸。
原文轉載自《am730》2014年1月21日
原圖來源:hkdreamwalker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