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柯創盛。
林鄭月娥就任行政長官才不過3個月左右的時間,其首份施政報告便長達4萬9千多字,是歷來篇幅最長的,充分反映林太對政府政策的熟悉,也反映了林太獲得政府上下同心同德的積極支持;此外,林鄭月娥特首選擇以「撮要」的形式宣讀施政報告,可讓社會各界更掌握施政報告的重點,並且展現出新風格,同樣是值得肯定的。
這份施政報告篇幅雖長,但內容絕非大而無當,實際上相當實在。例如林鄭月娥提出的「稅改新方案」、《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鼓勵電訊商擴展光纖網絡至位於偏遠地區的鄉村、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建議將侍產假的日數由現時3天增至5天、擴建會展設施等,都是一些很實在、會讓市民看到實質改變、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新措施。
作為民建聯的房屋事務發言人及房委會委員,我特別關注新特首的房屋政策。在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提出大量增加「綠置居」、將「白居二」計劃恒常化、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等,目的是為了協助更多市民擁有自己的居所,尤其為了滿足青年中產的「置業夢」。但筆者必須強調,倘若為了協助更多市民自置居所,而犧牲部分公屋單位,繼而導致社會最底層市民輪候公屋的時間更加長,這是沒有意思的,並可能會引致更多不滿。所以,為解決市民的住屋問題,港府最根本的工作始終是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並壓抑私樓市場的炒賣行為。此外,港府亦應確保和提升「綠置居」的建屋質量,並盡快公佈「港人首置上車盤」細節,回應市民訴求。
至於提供更多過渡性住屋供應方面,筆者認為方向是正確的,也回應了民建聯過往所提出的建議。然而,筆者同樣期望港府能為輪候公屋時間已超過3年的市民提供租金津貼,紓解這些輪候公屋多時的市民的財政壓力,這樣的話,肯定會贏得更多掌聲。
總括而言,這是一份創新和實在的施政報告,作為林鄭月娥的首份「答卷」,分數是合格有餘的。當然,最好的產品也需要好的推銷,筆者期望政府官員能夠深入社區,多與不同地區的立法會議員或區議員合作,一起在社區宣傳推廣新一份施政報告,讓市民聽到最直接的訊息,也讓官員接收到最「貼地」的意見。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7年10月27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