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一詞侮辱中國人
「支那」一詞侮辱中國人

立法會新晉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昨日於立法會宣誓就職儀式上,故意把「China(中國)」讀成「支那」,事後梁頌恆更狡辯稱他的英文帶有「家鄉」鴨脷洲的口音。不過,二人將China讀成支那,不但令在場建制派議員不滿,更有大批網民於網上批評他們侮辱中國人,行為可恥至極,應予譴責。

「支那」一詞源於印度,為梵文(cīna),是古代佛教經典對中國的稱呼。隨著佛教東傳,支那一詞傳至日本,漸漸成為日本民間對中國的普遍而非正式稱呼。在清末民初,支那一詞常為中國知識份子及革命人士使用,例如康有為、孫中山、黃興、章太炎、嚴復等人都曾以支那作為中國的稱呼。但隨著日本國力上升,日本由政府以至民間對中國愈來愈輕視,支那一詞漸漸帶有貶義。作家郁達夫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在其小說《沉淪》中有這樣的內容:「日本人都叫中國人作『支那人』,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們罵人的『賤賊』還更難聽,如今在一個如花的少女前頭,他不得不自認說:『我是支那人了。』」

到了三十年代,日本逐步入侵中國,中日關係惡化,支那一詞漸漸成為日本人歧視中國人的字眼。後來日本全面侵華,續以支那稱呼中國,加上民間傳媒通過報道來醜化中國,企圖將日本的入侵行為合理化,於是支那猶如愚昧、劣等的貶義詞。自此,支那一詞成為了貶低及侮辱中國人的用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政府接受中華民國政府要求,發出「關於迴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的通告,此後「支那」一詞在日本政府公文、教科書、報刊雜誌等消失。日本學者實藤惠秀在著作《中國人留學日本史》的中文版(1980年)序言中寫道:「所筆者謹向已故留日學生在天之靈和現在仍健在的留日學生諸君鄭重報告,時至今日,這個非常令人厭惡的名稱已從日本語言中消失了。」

現時在日本,官方與民間已徹底棄用此詞,只有少數右翼人士使用,用來侮辱中國人。然而,香港所謂「本土派」以「支那」形容中國,不但數典忘祖,亦等同辱罵自己國家及中國人,令人憤慨,應予以嚴厲譴責。

 

更多花生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