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系統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系統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被列入的還有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以及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等。在這四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長洲的太平清醮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到長洲觀看巡遊和搶包山。大坑的舞火龍每年同樣會吸引大批市民圍觀「火龍」遊街。

旅發局2013年與潮屬社團總會合作,宣傳於九龍城亞皆老街球場舉行的盂蘭晚會和在各區舉行的戲曲表演,以及安排海外媒體進行採訪和拍攝。此外,旅發局亦透過酒店的電視頻道和旅客諮詢中心,向於盂蘭節期間留港的旅客介紹各區的盂蘭節活動。

本人在中西區區議會上也提出關注盂蘭勝會的承傳問題的討論。康文署回覆指其轄下的香港文化博物館每年都配合潮人盂蘭勝會舉辦公眾活動,例如講座和實地考察等,提高市民對盂蘭勝會的認識。自「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成功列為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後,政府與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保持緊密合作,推動盂蘭勝會的保育。

我們應該關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的承傳問題,否則非物質文化就會湮滅。現時在進行盂蘭勝會活動的人士平均年齡近60歲,如果沒有年輕人參與,將會出現「斷層」。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只是旅遊事務署及旅遊發展局的工作,還應該包括教育及民政等部門。教育局可以在學校課程中加強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包括:加強對中學生的知識普及要從基礎知識,進行培訓,現時通識教育及中國歷史教育的課程均可以協助推動盂蘭節知識普及化,此課程是由全港中一至中六年級學生必要修讀的,兩個課程內也強調傳統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價值,盂蘭節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我們還有以下建議:

1.旅遊事務署向旅遊業界進行宣傳

現時香港有香港註冊導遊協會,可以為導遊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培訓工作,先為他們編製盂蘭節的小冊子,並把這些資料製成中英文版,並為他們舉辦盂蘭節文化講座,又進行實地導賞,把盂蘭節知識傳往導遊,導遊成為民間風俗的保存者(Legend Keeper),再由導遊傳往海內外。

2.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可向旅遊事務署的「盛事基金」申請撥款用,長遠來說政府可以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基金,基金設立的目的是支援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活動的資助。

3.考慮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館
因為文化是一代一代保存下來的,若現時沒有固定地方保存已有資料,日後,資料必然散失,故長遠而言,可以如屏山文物館一樣,可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館,保存典籍及文化。

4.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建議
我們建議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交盂蘭勝會可持續發展的建議書,建議除了有可操作性之外,也應該包括未來發展的建議。

原圖來源:utravel

更多花生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