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房屋短缺問題,港府於本財政年度共推售36 幅住宅用地,建造1.4 萬個私人單位,創下十三年來新高,亦較去年度的8000 個大增逾七成;至於明年度也有34 幅住宅用地納入賣地表, 可建1.55 萬個單位, 再創新高。雖然連續兩年的積極推地,補回之前供應不足的缺口,但如何收窄推地與賣樓的差距?如何促進房屋階梯多元化?如何在租屋和買屋、投資和自住之間設置接駁口?將是能否實現「全民有殼蝸牛」,甚至「市民可負擔房屋」目標的關鍵。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設定47 萬個住宅單位的未來十年供應建屋目標,而本屆政府無論在《施政報告》,還是《財政預算案》,均一再強調要增加土地供應,這亦反映政府對增加土地供應的決心;加上「辣招」的威力,樓價已經見頂回落,說明現時以增加土地供應的市場手段,與「辣招」的行政手段相配合的調控樓市策略,方向正確,成效顯著。
不過,政府積極推地,並不意味土地供應能悉數獲得承接,並且成功轉化為可供租售的公私營住宅單位。畢竟,推地只是政府的土地發展規劃,由推地到賣地建屋的過程中,既要得到城規會和公眾的支持,亦須獲取周邊設施的配套支援;至於私營單位方面,更受複雜微妙的市場環境左右,變數頻仍。港鐵旗下的天榮站、大圍站項目接連流標,既令政府的住宅供應目標落空,亦隱約揭示利益博弈的暗湧。這是客觀的現實,但並非必然的障礙,能否消除當中的不穩定因素,照顧市民對房屋的訴求,就要看政府能否展示靈活多變、強而有力的作為,愈是艱難,愈是顯示決心和能力。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題為《持續推地、有心有力》的網誌中指出,去年公布2013至14年度賣地計劃時,當時合共推出46幅共1.36萬個住宅單位的用地,當中22幅須先改劃或通過其他程序才能出售,因而面對眾多質疑;但經過兩次賣地計劃調整,並加入8 幅用地後,最終招標出售的住宅用地共36 幅,可提供1.37 萬個單位,達到全年出售私人住宅用地的原定目標。
當然,能夠按目標提供指定的單位供應量,只是政府履行施政承諾,對於市民來說,則是無論租售,還是自置,不致被迫在「無殼蝸牛」或「樓奴」之間作出的艱苦抉擇。事實上,劏房呎租媲美半山豪宅的情況,全面突顯現行樓市的非理性,也顯示政府現行房屋政策的關鍵性。
不過,有瓦遮頭只是最起碼的要求,完善和多元房屋階梯才是房屋政策的「重中之重」。
首先,過往的房屋階梯只是由租住私樓、入住公屋、購買居屋,到最後的購買私樓的「四部曲」,但現實中,這「四部曲」中的每一個過程中都容易出現「有能力,但不走」的掣肘,嚴重「扣壓扭曲」房屋資源;第二, 「租還租、買還買」之間的市場隔閡始終未能破除。
因此,政府有需要活化和多元化現行的房屋階梯,應考慮設置「清水」居屋,即簡約和面積較小的居屋,透過降低門檻讓更多市民「可負擔」;同時,應在出租公屋與私人樓宇的租務市場之間,開拓新一類的出租房屋市場,協助超出公屋資格、但又未能長遠負擔私樓市場租金者的需求,令夾心階層、特別是年輕專業人士受惠。
文章刊載於《信報》2014年03月06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