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落20%緊箍咒 港有巨人DNA也會變侏儒(下)
財爺落20%緊箍咒   港有巨人DNA也會變侏儒(下)

我們且逐個審視財爺支持開支佔GDP20%的理由。首先,財爺說過去40年只有7年政府收入超過GDP的20%,所以限制支出在同樣比例是量入為出。

(1) 近年收入大增,正反映結構性機遇

但上述結構性機遇銅板的另一面當然是政府收入大增。仔細看看數據﹕政府收入逾GDP20%的7年,當中4年正正是剛過去的「黃金五年」﹗事實上,最近4年 (2010/11至2013/14) 政府收入佔GDP比例平均為22%,比1989/90至2009/10年的20年平均17%高足足5個百分點,政府又有沒有考慮這個明顯的結構性轉變?

(2)107條並非鐵板一塊

其次,雖然基本法第107條要求政府「避免赤字」及「開支增長與生產總值相適應」,但正如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前系主任Ian Scott教授在其著作《The Public Sector in Hong Kong》中指「(筆者譯)…107條條文中的「力求收支平衡」普遍被理解為政府其實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出現預算赤字…惟該赤字不應是結構性而且平衡預算不會是難以達成的目標…」。

換言之,若政府真的有必要為社會進行投資而在短期內令公共開支佔GDP比例超過20%,並不代表違反基本法。而且,這些投資可以為社會和經濟帶來回報,例如面對人口老化而急增的醫療需求,興建新的醫院,必定可以帶來規模經濟效益(economies of scale),最終反而為庫房省下醫療開支。

(3) 市場要大,但政府不能太小!

這正好解釋為何財爺的另一個理據「小政府,大市場」並不成立。這種必需由政府負責、私人機構無法進行的投資,中學經濟教科書稱之為「公共物品」(public good)。以醫療為例,假設香港現時有100張病床的話,只有10張在私人醫院。我們粗略估算當長者人口在未來20年由現時100萬增加超過一倍到220萬時,我們將會額外需要50張病床——請曾司長指點現時的私人醫院如何在20年內一間變五間﹖

新加坡自2004年起大增公共開支六成,但正因為投資得當,獅城的經濟增長比公共開支的增長還要快,結果公營部門佔GDP的比例不升反跌,原本小的政府變成更小的政府﹗這說明了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vacuum)之中,投資會有回報,直線推算沒有意思﹗

況且我們不是要求政府變大花筒,像歐美國家般債台高築,但最起碼,追回過去幾年派走的2300億可以買到的25間瑪麗醫院或32間科大不過分吧﹖

前人智慧:20%並無基礎

這就是CFO應使則使和掌櫃墨守成規的分別。負責任的CFO會按實際需要和時勢變遷,投放相應資源;掌櫃則只會盲目死守一個數字。套用浸會大學經濟系前主任鄧樹雄教授的說法﹕「其實這20%上限既非《基本法》有關的預算條文(即第107條)所規定,也無世界通例,理論基礎薄弱,只不過是所謂審慎理財小政府的指標而已,而非視社會及經濟發展需要而調整。」

事實上,鄧教授道出了殖民地時期財政司奉行的理財哲學。彭勵治爵士(Sir John Bremridge)曾指﹕「並沒有一套邏輯規則能夠釐定公營部門佔用資源的適當份量……支配着我們的並不是邏輯,而是環境和歷史……我個人認為,沒有任何理想的百分率數字可言。」為「積極不干預主義」奠基的夏鼎基爵士(Sir Philip Haddon-Cave)說得更明白:「要規定公營部門相對體積的最高極限,事實上是不可能的……隨着本港經濟的擴大,本港當能容納較大的公營部門。」

過往因為過分看淡,並連年大量派糖,我們對未來的投資已經耽誤了幾年;如果我們現在又要硬性限制每年的政府支出為GDP的20%以下,而把所有現在已擺在眼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繼續拖延留待未來處理,未來肯定是一塌胡塗!香港今天需要的,是一個投資現在、幫港人解決民生及經濟發展樽頸的「現在基金」,而非一個無論規模有多大都救不了一塌胡塗的未來的「未來基金」!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4年3月4日(此版本為作者原文)

原圖:網絡

更多花生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