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臨近聖誕,尖東不少大廈都會亮起燈飾,為節日添氣氛。35年來,讓港人能在聖誕和新年觀賞到精緻燈飾的是黃劍山。由金鐘的海富中心、遠東中心,中環的和記大廈,尖沙咀的尖沙咀中心、南洋中心、帝國中心,遠至屯門的時代廣場,大廈幕牆的聖誕、新年燈飾都是黃劍山的天下。每年由四月開始創作和籌備,直到來年三月燈飾拆卸,這位燈飾大王一年忙過不停,難怪他笑說,一整年都是聖誕節。
香港首個聖誕燈飾師由撞板說起
「我並不是有甚麼比人優勝,我只是比常人『撞板』撞得多,而每次撞板都要想辦法解決。這三十多年裡,我不斷要解決問題,因此積累了不少經驗,讓我做燈熄能做得好又快。」黃劍山出生於50年代的香港,像很多人一樣,他都要半工讀,放學後便到哥哥的電器舖幫手。「由於我小時已打好了電器基礎,畢業後我便已能開自己的公司做生意。機緣巧合之下,我做了與舞台有關的生意。80年代時,政府興建了不少文娛中心,當中如沙田大會堂、屯門大會堂、文化中心和海軍基地等的舞台都是我做的。」
約33、34年前,香港經濟起飛,地產商紛紛在尖東一帶投地來起玻璃幕牆。但由於那一帶很靜,沒甚麼人流,於是地產商便想出以聖誕燈飾來吸引人,而有舞台燈光技術和經驗的黃劍山,便被聘用為負責燈飾設計和裝嵌工程的燈飾師。由原來離開幕牆演變成貼著幕牆的燈飾,由原來只圍著大廈幕牆的燈飾演變成圓形、四方形、三角形至米字星和聖誕老人,黃劍山這些年來不斷試驗,今天已沒有甚麼燈飾設計能難到他。
慶回歸燈飾做到虛脫 但仍愛向高難度挑戰
「大概二、三十年前,那時做燈熄裝嵌並沒有吊船,我們要靠人手把燈泡從大廈頂層吊下去。我記得有一年,我們要做一個有男天使、女天使和一個喇叭的圖案,再把燈泡貼在幕牆上。」但要數最難忘的一個作品,黃劍山說是橫跨灣仔兩座大廈的慶回歸燈飾。「回歸前那陣子的天氣很差,幾乎每天都下雨,但回歸的日子鐵定是7月1日,不能改期。那代表我無論用甚麼辦法,都要在指定的時間把燈飾完成。我還記得那幅圖案是以香港島為背景,頂部有慶祝香港回歸的字,主圖是有海豚從海中跳出的圖案。以我估計,當時全球一億人看到這幅燈飾。當時做這幅燈飾真的做得很痛苦。我們分三更制輪班,大家輪流到天台露營休息,可說是做到虛脫!但那完成品的確很美,最後獲得一致好評,而且那幅燈飾還是以全新的純電腦技術配合大量燈泡製成,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雖然痛苦,但這位順時燈飾廣告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就是愛向高難度挑戰,構思前所未有的創新作品,例如有一年的馬年,橫跨尖沙咀中心和帝國中心的燈飾。「我當時構思以賓虛的馬來做燈飾,當中一隻馬是被拉韁然後跳起的,要做到那個場面是有難度的,但完成品的效果很壯觀。12年後的馬年,我在金鐘的一座大廈外牆做了一幅馬圖,而那隻馬看上去是不斷地向前跑的。我在平面圖上做了三隻馬,每一隻的動作都不同,然後用電腦程式讓每一隻馬相隔0.2秒亮燈,讓圖看上去就好像那隻馬在奔騰。這樣構思出來的圖,好像到現在都沒有人做過。」
隨著科技發達和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很多國家已禁止入口鎢絲燈膽,而燈熄用的鎢絲燈膽燈泡也被LED燈泡取代。「兩者都有長處和短處。鎢絲燈泡用電量較多,LED燈泡用電量較少;有些顏色用鎢絲燈泡是做不到的,用LED燈泡就能做到。我曾經要做奧運五環的那個黑色,我未能完全解決那個問題,唯有把燈泡表面染成黑色,再留少許光暈,才能做到理想的效果。以前鎢絲燈泡用的燈頭不防水,所以要經常維修,但換了LED燈泡也不代表就不用維修,因為那些燈頭也未能做到完全防水。所以,這三十多年來,我都是要經常維修燈泡。」
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 腳踏實地最重要
對於被稱為「燈飾大王」,黃劍山謙虛地說他受不起。「人們給我這個雅號,是因為我多年來犯錯多,累積不少經驗,解決問題時便快很多。我最大的敵人是天氣和時間,無論我有十個燈飾項目還是二十個項目,都要於聖誕節前完成,不能改期。」
黃劍山不會否認,做燈飾實在辛苦,但他從未想過退休,年復年的做,他仍然樂在其中。「燈飾是香港的特產。環顧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會把燈飾放在三、四十層高的大廈上,就只有香港。做燈飾給了我生命中的一切。我活在其中,享受其中,樂在其中。入這行是我自己選擇的,我小時已經選定了,所以我樂於堅持下去。」
在57年人生中,香港的變遷給予黃劍山這樣的啟發。「我熱愛香港,在我人生中我見過飛黃騰達的人,但在金融風暴時亦見過一些人一夜之間失去一切。這讓我明白,腳踏實地最重要,不勞而穫的金錢是虛無的,因此我的座右銘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只要你能從你的行業中找到你應得的,足夠養活你的家庭,能享受你做的事,還有少許剩錢,人復何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