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中求變
變中求變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自特首董建華時期加入官場,一向以謙謙君子形象示人,少有出位言論, 故從來不是傳媒關注的焦點;近年,他最受關注的事件不過是被追問有刑事案底是否對前途構成影響而已,陳年舊事最終也化為過眼雲煙。

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亦是如此,少有出現鎂光燈下,反而一旦離開官場熱廚房,倒成為媒體追訪的對象,過往功過一一數過,引來熱議和揣測。兩位局長的能力好壞,眾口不一,更非能以一時輿論判其功過,但說來總有些唏噓。

回歸以來,香港公務員隊伍不再受英國外交部指點,加上民主之路開放,政府已不能如殖民者般, 把民間訴求當作耳畔微風。特首梁振英上任3年,也是香港經歷風雨之時, 佔領運動一役亂象叢生,把不少年輕人以至普羅市民對本土、對家國的拳拳之心扭曲,反中者行為愈加露骨和無所忌憚,既掣肘政府施政,更時刻伺機挑起中港矛盾。

創業難,守業更難,從公務者即使有能力,若缺乏剛毅意志,也未必能勝任當前千斤重任。況且,政府工作是一個團隊整體向市民負責,除了有能者居之,更加講求責任,互相配合和信任。各個部門惟有齊心一致,才能通過香港氛圍改變的考驗。港府今天在各方質疑和抨擊的挑戰下,選擇壯士斷臂,未嘗不是一種決心。

回顧過去兩年,耗費社會大量精力的政改,最終沒有通過。香港需要向前走,港府提出專注於經濟民生,當是不二法門,任何成功的國家或地區都不可能只靠政治找到飯吃。不過,當前的政治環境,要專注民生並非易事,迎難而上的第一步還須凝聚自身的力量。從政者以至公務人員,除自身能力和意志之外,更要認識清楚回歸帶來的改變,不能再抱着殖民政府的心態,只跟隨主子的指揮棒辦事,少做少錯,苟且度日。

國家日益富強,香港能為國家貢獻的已不多,實在看不出中央政府有任何動機要插手管治香港,若有一天「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遭到破壞,病灶只會出自香港。新面孔帶來新作風,舊有的勢力將面臨改變和重組,只有不斷求變,才能應對改變。畢竟,回歸已18年了。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7月24日

原圖:bastillepos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