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決定明年9月起的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政策維持不變,亦即在第二個六年的微調周期內,當局不會因為學校的學生能力未能符合條件而要求學校即時修訂教學語言。換言之,「英中」不需要「落車」。事件引發教育界的熱議,更有議員作出政治化的聯想,但政策是死的,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才是最應關注的事項。
多種語言共存成普遍現象
教育局在2010/11學年起實施教學語言微調政策,規定中一每班要有八成半學生屬於全港成績前列四成,才可以自行決定用英語授課。第一周期的微調安排會實施至2015/16學年,明年9月起開始新一周期。然而,學生語文能力下降和適齡學童人口持續下降,令致全港約三分之一英中,在下學年面臨「落車」危機,當局決定教學語言微調暫不變,並將於未來數月派員到有需要的英中,與校方代表「進行專業討論」,以決定該校未來6年的語文政策,並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及研究項目等支援。
教學語言,也就是教師授課用的語言。一般情況下,教師會用社會上通用的語言授課,因而在課堂上聽到的、課本上用的、公開考試考卷上用的,都應是同一語言。不過,法國大革命時候「一個國家,一種語言」的「理想」,與今天的實際,已經相去甚遠。多種語言共存的情況,已經成為普遍的全球現象。
在香港,自港英殖民地時期以來,香港就是一個重「英」輕「中」的社會,上世紀60年代教育界及有識之士發動中文運動,雖逼令港英政府於1974年把中文列為法定語文,但中英文地位有高低的現實未有改變。當中原因不止政治性,更是因在二戰之後,國際經濟秩序以美英為首,英文既是經濟貿易、也是科學與學術的通用語言(linguafran-ca),學生與家長以至學校都必須跟隨,形成一股勢要維持重「英」輕「中」趨勢的市場力量。
即使在香港回歸、中國崛起之後,原有的政治因素經已消失,但中英文共存、「中英夾雜」(mixedcode)的社會語境未變,重視英文的市場力量仍在;家長繼續要求學校多用英文,全英語教學最好,辦混合班亦「好過無」,而學校從收生考慮也得靈活回應市場需求。所以政府決定維持教學語言微調不變,讓部分英中得以保留,緩慢大批英中「落車」的震撼,並讓校方有更多時間總結經驗和提升語文教育質量,是一項務實而恰當的安排。
需指出,學習語言能力因人而異,即使是全開英文班的中學之中,亦有部分學生的英語能力稍遜,因此,教育當局或校方,無須一開始便以某種語文能力劃定的標準去把學生一刀切作語言分流,並由此形成中英對壘,這不利於香港作為雙語,甚至或兩文三語城市的發展。
相反,當局需為學校及家長提供足夠支援,讓有關學校在校內形成能夠促進學習英文的氣氛,再針對性地為協助英文能力較差的學生追上進度,多考獲兩至三分,變成達標。同時,亦要因應不同學科性質及其對語文的要求程度,設計一個合符學習目標、學生需要與能力的教學語言策略。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5年7月17日
原圖:programme.rthk.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