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菁英會會員莫健榮
公營房屋被形容為港人一生最大福利,今天樓價高企市民難以負擔,輪候上樓成為許多年輕人人生必經階段。今年四月一日起,房委會提升公屋申請入息上限百分之五點八、資產上限百分之七,合資格申請公屋人數增加十三萬七千人,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數字突破二十八萬。因此,加快興建公屋成為民生工作重點,房署不少官員表示,他們要面對跑數壓力。
覓地建屋成為能否跑到數的關鍵,由於開拓新土地不易以及受到地區和環保團體反對,政府近年開始打舊屋邨主意。舊式公屋樓層少位置佳,地積比有很大提升空間。為了地盡其用,重建舊屋邨可以增加公屋單位的淨增長。
最近,白田邨重建公屋縮水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居民一度堵塞公屋地盤要求更改設計圖則。這是因為重建出現「同邨不同屋」的縮水情況,住戶發現安置他們的白田邨新單位,面積較安置首批住戶的石硤尾邨單位縮水約一成三,一個兩房單位少了約六十平方呎。重建單位數量比最初計劃增加,但犧牲居住面積,這令人質疑是為了「交數」。
筆者服務的彩虹邨有塊紀念石牌,上面寫到屋邨在六十年代落成時建有七千四百多個單位和居住約四萬人,而現時居住人數不到一萬九千人。隨着時代進步,港人生活水平提高,公屋居住標準亦有所提升,公屋編配室內樓面面積由過去的五平方米提升到早些年的十一平方米。房署官員回應縮水問題時稱,新建屋邨均以既定編配標準設計,即每名公屋住戶不少於七平方米,但無可否認的是,較以往的公屋減少了。為了增加公屋供應量而減少平均編配面積,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2015年7月16日
原圖:dbc.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