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拉姆
「我常跟同學仔說,你們要贏的不是金鐘、旺角、銅鑼灣,是全香港市民。當社會大眾都期望大家坐下來討論的時候,你被政府強大的輿論機器渲染為不合作,就違背了民意。」——促成政府和學聯「世紀對話」的「中間人」。
上述一段話是引自一本同情兩傘運動的書《被時代選中的我們》。該書作者為傘下的人(其實是一眾人) 並由末代港督彭定康作推薦序。該書自2015年1月初版後,五度再版(包括最後的2015年3月的增訂版)。從此書作者、推薦者到內容編排,可見這本書是相當黃絲。然而這本書也有上述一篇,清楚指出誤判形勢,贏不了民意的是領導雨傘運動的學聯。
一場波瀾壯濶的運動,歷時79天,高峰期捲進數萬市民,但得到甚麼?得到的是在831人大常委作出決定前已經有的泛民捆綁否決。最後到了2015年6月18日泛民真的捆綁否決了,還加多了一位原本不屬泛民的梁家騮議員一票。耗時79天、捱了87個摧淚彈、涉及數以萬計市民的運動,原來只是多贏了梁家騮一票,佔中組織者不是誤判形勢又是甚麼?
香港人並不善忘,也不冷感。1989年5月20日,香港逾100萬人上街抗議北京實行戒嚴。為何到了事關香港人直接權益的2014年,香港人連50萬人參與佔領金(鐘)、銅(鑼灣) 和旺(角)也沒有?2003年和2004年七一遊行也有50萬人上街呢?2014年7月2的預演佔中,留守到最後並被拘捕的還有511人,但到了2014 年12月11日金鍾清場時,被拘捕的只有249人。由此可見,佔中的動力其實一直減弱,事到臨頭,真的要被拘捕、冒留案底風險時,只有區區幾百人。不要說2003及2004年那動輒數以幾十萬人計的群眾相比,和佔中發起者原先構想的萬人佔中,也相去甚遠(連零頭也不到)﹗
10月21日那晚的「世紀對話」其實是佔中運動的進攻頂點,即其進攻高峰,不可能再多贏了。但學聯貪勝不知輸,被金鐘的人山人海「誤導」了,最後輸得乾乾淨淨。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學聯碎片化,學聯自今年2月14日港大學生會投票通過退聯後,之後是理大、浸大及城大。學聯分崩離析,風光不再。再加上自佔領後,泛民陣營動員力大挫,之後的2月1日遊行及剛過去的七一遊行,人數都大幅銳減。這都是誤判形勢的結果,而肇因便是去年10月21日晚「世紀對話」後學聯堅持不接受特區政府提出的和解條件。
佔中積極支持者鄧偉棕律師死撐說佔中組織者沒有誤判形勢,那是夜行人吹口哨,壯膽而已。
當然,這不等於特區政府可以自滿,由現在到2017 年初(一般是3月底),香港要經歷5場選舉,分別是今年11月22日的區議會選舉,2016年初新界東補選(補湯家驊的缺) 、2016年9月(一般是9月初)的立法會選舉、2016年年底(一般是12月)的1,200人選舉委員會選舉及2017年初的特首選舉。不足兩年內,5場選舉,香港政圈不愁沒有好戲看。選舉需要議題,在沒有執政黨的情況下,泛民和建制都會拿特區政府的紕漏開刀,因此特區政府面前的路絕不易,但這不等於誤判形勢,相反特區政府似乎頭腦清醒,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至於「死剩把口」的佔中人如鄧偉棕律師等人,未來兩年的選舉結果會告訴大家,佔中人是如何誤判形勢,令泛民元氣大傷。
原圖:bastillepost.com
評論
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