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投行剛在北京簽署協定,預計於明年初開始運作。基於政治因素,香港未能搭上「頭班車」,只好留待亞投行正式運作後申請加入,並力爭亞投行在香港開設辦事處,及以香港作為財資管理平台,作為亞投行發展項目解決糾紛的中心。倘若「後備車票」能順利補上,再配合國家現正積極籌劃的「一帶一路」戰略,足可對香港未來30年至50年的經濟增長,提供實質支撐。
泛政治化拖慢發展
眼前機遇雖壯闊,但能否如願落實,變數甚多。畢竟,大國間的折衝樽俎,難免會出現反覆折騰,而香港本身亦有多項實務性的困難和挑戰有待克服解決。可惜,際此歷史轉折,公眾甚至政界人士繼續習慣性地一切從政治出發,將關注焦點擺放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習握手」,並加插無限延伸的想像和解讀。至於如何爭取亞投行在港登陸、如何把握「一帶一路」機遇等實務性問題,卻被閒置延宕,不但令事情的焦點被模糊,香港的未來發展恐也將被耽誤。
近年來,泛政治化加上民粹,令香港長期困處政爭泥淖,在「拉布」、不合作,以及從議會打到街頭的「勇武抗爭」的亂局下,不但政改方案被否決,連民生經濟事務,亦被衝擊到面目全非。
就以「拉布」為例,特首梁振英在昨日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指出,政府不能受制於「拉布」,社會亦不能姑息「拉布」,「拉布」的後果是拖慢社會經濟發展,創科局已被拖了3年,任何市民都不會相信政府未有充分回應議員提問。他進一步指,「拉布」的其中一個明顯影響,是導致工務工程造價上升,上年度被積壓的27個項目,平均延誤超過6個月,造價合計上升了25億元。他強調重視行政立法關係,希望在「後政改」,可以與立法會就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積極合作。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反自由行風波尚待平息,股災卻無預警掩至,殺股民一個措手不及,至於希臘債務危機更是深未見底,本港經濟面臨內憂外患,猶如黃台之瓜,何堪再摘。正如特首所言,經濟繁榮並非必然,「泛民」議員和不同政見人士若不以社會福祉為念,即時放下政改爭議,並將改善民生放在首位,香港勢必自我陰乾,甚至陸沉!
要解開泛政治化這個心魔死結,唯一的方法就是推動民生經濟的發展,將市民從虛渺的政治空想,拉回現實的柴米油鹽。港大民研最新一份社會狀況評價調查,顯示以三選一的方式提問,巿民最關心民生問題,關注率高達六成,遠遠拋離排第二和第三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民意已轉向,政客們,請清醒吧,不要再誤己累港!
坦白說,面對國際經濟的反覆波動,香港傳奇已褪色走味,尚幸在「一國兩制」之下,擁有歷史性的雙重優勢,就是「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重大機遇,讓香港經濟民生得以整固向前。當然,機遇僅是剎那間,能否把握,既要看政府施政決策的質素,更要看社會能否借助經濟發展,解開政爭死結,終結自宮自殘式內耗?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5年7月10日
原圖:crnt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