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糾纏 及早活化中環街市
放下糾纏 及早活化中環街市

本文作者是梁浩然

中環是香港的商業核心,該區寸金尺土,但在德輔道中80號,卻有一座空置了十多年的街市。在中環生活和上班的市民,都聽聞過這幢空置的街市將會被「活化」,但卻一直不知何時動工。

為中區建「城市綠洲」

其實,中環街市經歷過多次拆卸及重建,目前這幢於1939落成的中環街市,樓高4層,已算是第四代產物。根據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評級,中環街市屬於三級歷史建築物。按官方的定義,這類建築物具若干價值,並宜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

活化建議始自2009年,當時政府為了物盡其用,一方面保存歷史建築,另一方面則希望增加中區公共和綠化空間,故將中環街市交由市建局負責保育和活化予公眾使用。當初的構思是由市建局出約5億元,把中環街市外牆完整保存,內裏活化為本土特色的市集,不設名店及連鎖店,並提供大量的公共和綠化空間,為市民在中區提供一個休閒的「城市綠洲」。

經過多年的部署,2013年更獲政府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准許在街市頂層再新增一層大型玻璃屋,使活化後的中環街市由「城市綠洲」進化為「飄浮綠洲」。按原計劃,預計第一期應於2018年完成,整個項目也應於2020年竣工。

樓頂加蓋落實無期

可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構思歸構思,事實是這幢中環街市自2003年停止運作後,便這樣原封不動地空置在核心地區,至今仍未動工。多年的拖延,期間也曾遇過市民的司法覆核挑戰,建築成本不斷上升,目前最新估算造價已由原來的5億元已升至15億元,最近又有人出來爭論,目前成本已貴了3倍,還是否要繼續?

其實,已空置了十多年,再拖下去,造價只會不斷上漲,到時又說不符合成本效益而推倒,看下去似乎是個死結。項目中建築造價最昂貴的部份,其實是後來希望在街市頂層加建的「飄浮綠洲」大型玻璃屋。

可否換個角度思維,放下爭強好勝,放棄堅持頂層加建大型玻璃屋,回歸當初的目的,盡早開工活化。市民需要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城市綠洲」公共和綠化空間,而不是虛無縹緲、落實無期的「飄浮綠洲」大型玻璃屋。

原文轉載自《新報》2015年6月26日

原圖:webacademy.urec.org.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