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吳康民
爭議經年的香港政改方案,終於在6月18日投票表決。事前泛民主派議員3次綑綁宣誓要加以否決,因此表決的結果應在意料之中。殊不知否決是否決了,但竟出現贊成8票,反對28票的大比數的結果。原因是有33名建制派議員竟沒有參加投票。港人對否決不會感到意外,但國際上的影響可大了。這讓關心香港政局的外國人,以為大多數港人都不滿這個可以「袋住先」的「中途」方案。
這個「大烏龍」是如何出現的呢?原來建制派指揮不靈,有31名議員竟在投票期間突然離開會議廳。原因何在?議論紛紛。經民聯的林健鋒的解釋是,要等待劉皇發議員前來。但是,人們會質問,發叔的這一票很重要嗎?有了發叔的一張贊成票,是否能達到贊成票達三分之二的比例?答案是否定的。加上發叔一票,也還差6票,泛民既然聲聲綑綁投票,臨陣起義的可能性很小。
葉劉評論得體
那麼,這便是臨場指揮的錯誤了。經民聯的林健鋒,民建聯的葉國謙,作為建制派黨團召集人,責無旁貸。
事後,新民黨的葉劉淑儀,在電台節目上的答問最為得體。她不怨天不尤人,沒有嚴詞指摘黨團召集人,而是得出結論,建制派的議員太老了(也就是說,老得有點糊塗了)。因此是換上年輕一代的時候了。
的確,從近年議會開會的表現來看,除了泛民的吵吵鬧鬧之外,建制派的表現也乏善可陳。劉皇發也的確太老了,從來不發一言。
這一次的政改表決,建制派的「擺烏龍」,使他們大大失分。如果說要「票債票償」的話,泛民阻撓選舉民主前進一步,固然責無旁貸;但建制派這一次的「甩轆」,恐怕也將無顏見「江東父老」。
政局十字路口
香港當前正是走向一個政局的十字路口。代議政制如此不濟,激進青年組織正在興起。他們背離「一國兩制」的理念愈走愈遠。搗亂有餘,建設不足,甚且走向暴力以至製造爆炸物的末路。當前不是迫使中央不再花心思在政制改革上,就是激進暴力勢力把「一國兩制」推向危險的邊緣。
香港大多數中間力量是理性的,可惜他們缺乏有力的組織和輿論力量,因而顯不出威力。
民主派的頭目掩飾不了興奮之情。李卓人說,假普選、爛方案只得幾票支持,劉慧卿說,一個偽方案在議會內只得8票。他們幸災樂禍的說,這個結果「會寫入史冊」。總之,這更加強化了泛民的死硬立場,增加了進一步談判的障礙。
前途仍是談判
香港政制改革的最好結局仍是通過談判,達至共識。一場誤會、「烏龍」,並不能為民主派加分。對立和妥協是擺在香港當前的政改的兩條道路。堅持死硬態度只能令政治改革停滯不前;只有妥協的談判,才能達至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結果。
現在,可能是光明前的黑暗。因為政改停滯不前,對誰都沒有好處。泛民主派以為這樣就能迫使中央進一步讓步嗎?原地踏步,中央沒有損失,地球照樣運轉;要進步呢,只有妥協,只有談判。除此沒有出路。
否決政改方案之後,是從此關掉談判的大門呢?還是在冷靜思考之後重啟談判?這是擺在泛民主派面前的兩條道路。現在是「柳暗」的時期,「花明」仍然有待。但我們期望有「又一村」的出現。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5年6月24日
原圖:wp.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