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北京主管香港事務的3 位官員到深圳,跟包括十幾位泛民議員在內的香港立法會議員會面。3位官員的談話原文,已經由香港媒體刊登,在此不重複談話原文的內容。本文只是綜合各方面的報道,以及對會面作出一些觀察和分析。
一般而言,個人同意今次會面的氣氛較以往良好,泛民議員今次實際出席人數不但比上海一行多,而且小動作較少,甚至可以說是循規蹈矩。就算梁國雄在出發前被通知拒絕入境,其他泛民議員亦無借題發揮、乘機退出。而在會面之後,泛民議員沒有把矛盾升溫,會面時更一再表示溝通是正面和重要,為往後的會面鋪路。
去年上海之行,是經特區政府大力促成,中央政府盡量配合,而上海市政府更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安排接待。但泛民一些議員卻是小動作不絕,對一些上海發展的參觀安排拒絕參加又或者冷待,連基本的禮儀也不顧。相比之下,今次深圳會面,能夠在正常的情况下溝通交流,已是可喜的現象。
3 位北京官員的講話,可以說是開門見山,坦坦白白。過去泛民議員不斷嘗試找尋各種藉口,例如特區政府沒有如實把香港的情况向中央政府反映,所以北京是在被誤導的情况下作「8‧31」的決定。今次3 位官員跟泛民議員當面溝通,一清二楚,這再一次證明所謂「誤導論」根本站不住腳,也從來沒有發生過,北京對香港的民情輿情瞭如指掌。至於周前張榮順在深圳所作的言論是否代表北京中央,稍有政治常識的都知道張榮順是代表北京中央政府來說明解釋,現時再由李飛親口證實,那就更省得有人再造謠瞎猜了!
投票取向成能否合作試金石
今次深圳會面的目的,是北京負責香港事務的官員盡最大努力向泛民游說撬票。最主要的信息,是泛民之中,反共反中的只是少數!只要不是反對中央政府的,北京跟大多數泛民主派的人士都可以合作。這個信息過去都提出過,不過今次是再強調一遍,而且是加了一個註腳。那就是北京視今次泛民對政改方案的投票取向,當作能否合作的試金石和分水嶺。個人的演繹,就是過去可能在言語行為上,被一般人覺得是反對中央政府的人士,但如果可以把握機會,在今次政改投票中支持政改方案,那可以視為重啟合作的開始。至於在今次政改投下反對票的,是否就是對號入座,成為反共反中的泛民,則可堪玩味,泛民主派人士應好好思量。
這個信息非常重要,俗語有云,凡事都要向前看。政治矛盾,更需要有向前看的視野和胸襟。喬曉陽過去也曾表示過,過去反共的,不等於未來也是反共。如果可以修正一些政治立場,未來北京還是可以合作。當北京政府可以擺出不計前嫌向前看的姿態,泛民議員是不是應該也從理性務實出發,選擇支持政改,以構成一個可以合作的平台,解決香港其中一個深層次的矛盾?
過去本欄已經一再強調,香港政改的死結,不在提名門檻的高低,而是北京和泛民之間的政治關係。如果可以解決這個矛盾,北京視為可以合作的泛民議員,在爭取出閘提名時不會遇到特別的困難;對於反共分子,就算可以出閘,甚至僥倖選得上,中央也堅定拒絕任命。中央政府最終也是掌握實際的任命權,那泛民又有什麼可爭!與其去爭一些鏡花水月、似有還無的事情,不如踏踏實實,從改善關係、擴大合作基礎着手。
綑綁策略溫和泛民成陪葬品
王光亞更提到,妨礙中央政府和泛民溝通的是泛民用上綑綁策略。北京在政治定性上已經是盡量從寬,那就是認為大多數泛民中人都是愛國愛港的人士,也是歡迎他們加入管治香港的團隊,反共反中的只是少數分子。但當泛民用上綑綁策略,那就是把少數反共反中分子和其他愛國愛港的泛民人士不區分地糾纏在一起,欲斷難斷,溫和泛民就成為陪葬品了!
上周本欄已經提出,要解決政改的困局其實是輕而易舉之事,泛民不再綑綁,27 位泛民議員按照自己的意願投票,難題就迎刃而解。正如上周本欄的分析,泛民的支持者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是反對政改,另外的三分之一支持,其中更不能排除,反對政改那三分之二當中,有部分是受泛民議員堅決反對、標籤政改方案為假普選的影響。就算真的是三分二和三分一之比,綑綁策略也是犧牲了以三分之一支持政改為目標選民的中間派議員的利益。在商言商,市場消費者明明有兩種口味,但公司卻偏偏只製造一隻產品,這是不是愚不可及的銷售策略?
心魔一詞,過去很多從政者都借來一用。何謂心魔,可能是既玄且虛的說法。對泛民而言,心魔可以一語道破,就是放棄被招安的心態。此魔一除,海闊天空。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5年6月3日
原圖:now新聞截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