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香港長期競爭對手的新加坡,國土面積比香港還細小,人口密度相約,卻可讓八成市民居住在政府興建、平均面積近千呎的組屋。筆者最近到過新加坡考察,了解到香港市民眼中成功的新加坡房屋政策,其實是「羊毛出自羊身上」。新加坡人能夠享有價廉物美的組屋,主要靠兩個因素;(1)他們要強制性供款於中央儲蓄基金以備醫療、房屋及退休所需;(2)政府強制性收地造就低地價成本。第一個因素較複雜,亦不適合當前香港情況,且按下不表。至於第二點,香港市民想要仿效,則視乎香港社會能否達成減低土地開發成本的共識。
成功在於低地價及豐富土地儲備
新加坡於1959年立國,翌年成立建屋發展局,用以穩定政局、加強國民歸屬感。直到今天,建屋發展局已成功為八成居民提供廉價的組屋,上述德政全賴穩定的土定儲備及長遠土地規劃。新加坡於1966年制定了《土地收用法》,規定政府如需要土地作公共或公益事務發展,只需經過合理程序,便可以將任何私有土地的業權收歸國有,而收地價格亦嚴格規定以政府公佈的固定價格去收取,業主無從置喙。
填海造地增加土地儲備
填海亦是新加坡土地供應一個重要的來源,新加坡立國之初面積僅為581.5 平方公里,經多年發展,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已達704 平方公里,面積足足增加五份一之多。這些土地成為政府的土地儲備,至今市區外圍仍有不少土地可供擴展,東北一帶更有大量空白土地準備規劃發展,相較現時香港「寸土必爭」的困境,該國的未來發展更有保證。
收地及造地的困難有待解決
反觀回歸後的香港,政府在收地及發展問題上往往遇上不少阻力。政府的收地計劃,往往是先有計劃,再去收地,大部份土地是「即收即用」,政府並無足夠的土地儲備作長遠規劃。翻查資料,最近發展的新市鎮,已經是1990年初的東涌,政府近二十年並無積極收地,以致今天計劃發展新界東北及新界西北的新市時,單是諮詢工作由2008年起已花去4年多時間,至今仍未有具體補償方案。反觀新加坡,已發展的土地佔全國約五成,而香港的則只有約百分之廿五;香港是時候檢視本身的土地儲備政策,以更積極的態度收地,而非待有需要時才四處張羅。
收地有困難,造地又如何?香港回歸後,不少填海工程都因環保團體反對而被迫擱置或遇上法律的挑戰,由於收地及造地均存在不少的困難,香港的土地儲備便一直減少,地價成本亦一直上漲,成為了發展及規劃的阻力。
新加坡的發展模式,無可避免要犠牲個人利益,新加坡人在這方面似乎是較易妥協,支持公眾利益凌駕個人利益。至於香港,雖然梁振英政府上任後,努力推出各項政策穩定樓價,但增加土地供應需時,要房屋價格降至合理水平,並不容易。要解決香港房屋問題,視乎市民能否調整心態,除了加添耐性,在個人利益與香港未來發展間取得平衡,亦應考慮改變現時被動的收地政策,儲備足夠土地以供發展。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3年2月16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