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黃大仙區議員莫健榮
香港一直予人現代化都市的感覺,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去年在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發掘出數個古井,考古學家認為水井足供千戶或者是軍用,連同周邊發掘的文物,證明這裏曾是一個具規模的聚落。這打破了香港在英國殖民者開埠前是不毛之地之說。古井已採用附近重置保育的方法減少對工程的影響,但沙中線通車日期還是有所延誤。
最近某電視台播放內地拍攝的《十月圍城》,劇中場景布置認真,重現上世紀初香港風貌。香港開埠後的行政中心一直在中上環一帶,那裏有眾多維多利亞式的建築,故又稱維多利亞城。當日小城蛻變成今天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但遺留下來的殖民地古建築絕無僅有。
從七十年代開始,很多具有歷史背景和建築特色的建築物,在無聲無息下被拆卸,八十年代興建地鐵加速了市區更新,最為人惋惜拆卸的建築物包括:歷山大廈、舊香港會所、中區郵政總局、舊滙豐銀行、舊渣打銀行等。當時民間有反對意見,無奈聲音零碎,未能在主流社會引起廣泛的回響,更談不上甚麼龐大的保育行動。
香港從來都以經濟發展為優先。近十年來,港人對保育意識逐步加強,從海港保護條例到保育皇后碼頭、景賢里等,還算比較合情合理。之後保育變本加厲和滲入了政治元素,如為菜園村而反高鐵、為保留農業和村落而反東北發展、為保育中華白海豚而反對東涌填海和興建機場三跑等。其實,保育和發展不一定是對立的,兩者可以平衡和包容並蓄,如黃大仙區內大磡村和啟德河規劃發展,帶動了附近的古蹟、古物和生態保育,就是好例子。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2015年5月30日
原圖:成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