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醫,對醫學和科學等研究的民意測試,也有一定認識。當有新藥推出時,有關單位有時會做點民調,用以了解病人對藥物的功效、顏色和包裝的感覺,得出的數據和資料大都只作參考。近日,政治大事當前,所謂民意研究和民意調查蜂擁而出,不管哪份報紙、哪家電視台均不斷報道民調的消息;聰明的讀者一定知道,這些消息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決,當中或多或少也有誘導和誤差的因子。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本月4至7日期間,以電話成功訪問1003名巿民,再作加權處理,結果顯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評分下跌9個百分點,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有下跌,支持率淨值下跌11個百分點,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則上升7個百分點。
有分析指出,由於高永文於本月2日在街頭跟市民討論時,以一句「講完!」作結,因而令其民望淨值下跌9個百分點,這種說法,實在有點上綱上線。只要細看當天高永文與市民討論的網上電視新聞片段,大家便會明白,實情是那位伯伯一直咄咄逼人,又一直無視高永文想溝通、好好談的態度,結果才變成當天所見的情景。
假如市民能看畢全程,就不會給某些傳媒的報道或演繹誤導。高永文的民望跌了,曾俊華的民望也跌了,吳克儉的民望卻升了,後兩位沒做什麼特別事情的高官,民望的升跌卻沒人解讀。
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的一件事,人稱「布萊德利效應」(Bradely Effect),可以說明民調不一定能準確預測,甚或代表選舉結果。1982年,加州州長選戰前的民調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湯姆.布萊德利將會大幅領先對手而成功當選,但選舉結果卻是他以些微差距落敗。因此,筆者對這種民調的結果有很大保留。街頭激辯見證了高永文的真性情,亦看到一些聲稱客觀的民調或多或少帶有引導性,如按這些結果作出分析,又或所謂「預測」是否真的準確,確實令人懷疑。民調是否真能確切反映實況,筆者一直懷疑。
目前香港有些民調結果也很有趣,就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民望不知因何下跌,據觀察,他最近沒做什麼特別事情;反觀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民望,也在沒有什麼原因之下上升足足7個百分點,因此,所謂民調結果,筆者認為,可以作為參考,但不宜過分解讀。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5月28日
原圖:互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