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黃白露
近日因為工作的緣故,在大量閱讀關於藝博會的文章。近年來,有不少國際性的藝博會在香港舉行。傳媒人楊天帥有篇文章寫得很生動,他說巴塞爾藝術展首次在港舉行的時候,記招仿如一場「減肥套餐講座」,在講參加 了Art Basel,對香港有甚麼好處。因為「巴塞爾人」清楚知道香港媒體一定會追問﹕一、「香港有乜著數」,二、「有幾多香港畫廊」,三、「有幾多香港藝術家」,四、「怎樣幫助香港藝術發展」。
沒買賣藝術難以生存
當然,問還問,藝博會還在繼續進行,剛過去的周末,還有Affordable Art Fair在會展舉行。藝博會在香港熱鬧舉行,圈中自然不少批評。有人認為,藝博會令國際畫廊進駐香港,把香港畫廊迫到要搬到更偏遠的地方,使香港藝術更加邊緣化。亦有人認為,藝博會的商業性,干擾了藝術家的創作,使他們的創作為了迎合市場,也變得商業化了。
這種藝術與商業對立的思想,來由已久,說來容易理解,但沒有人會理會。因為,沒有買賣,藝術根本就無法生存,沒有人願意投身這個行業,業界不會繁盛起來。畫廊如果眼光獨到,經營有道,仍然能生存;即使搬到較遠的地方,亦只是時機問題,有一日會重振江湖。至於藝術家,也不是他們變得商業,便立即有市場;藝術作品是否深刻,功力是否上乘,市場自會選擇。
買家可以是普通市民
藝博會怎樣幫助香港發展﹖倒不如問自己,我們可以怎樣利用藝博會幫助香港發展﹖藝術要繁榮,要有買家。買家不必然是億萬富翁,也可以是普通市民。如果一個地方,普通市民有餘錢,不是用來「食一餐勁」、不是用來「買名牌皮包」,而願意用來買藝術品,那麼這個地方的藝術一定能夠興盛。
藝博會絕對應該是商業。藝博會的教育角色,應該交予當地政府、或者學校、或者藝術機構。在藝博會的日子裏,贊助的企業會給他們的VIP會員舉辦「貴賓活動」,這些貴賓活動,包括「新手入門團」、「畫廊亮點團」、「最昂貴的作品團」,以至於如何向藝術家發問,如何買作品等,其實亦是教育活動。藝術權利人人平等,銀行星級會員的活動,有關機構能否爭取也安排給普通市民﹖不是藝博會怎樣幫助我們發展藝術,是我們自己怎樣幫助自己發展藝術。
原文轉載自《新報》 2015年5月26日
原圖:互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