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瀚民 / 香港菁英會理事
政體步向開放,資訊愈見流通,探討民意已由公眾諮詢變成公眾參與;過去官員只須游說議員,現在則要深入社區直接游說市民。香港近年不只面對政治爭拗,甚至面對大型基建規劃時,不少議題均由網上打起戰線,網上輿論漸取代報紙文章和烽煙節目,帶動社會激烈討論和情緒表態,亦成了帶領社會議程的新常態。
在三歲小孩都投身社交媒體的年代,手機FB是生活一大部分,不少青年「只看FB不看新聞」。縱使官員可以日日佔有大氣電波,網上攻防卻節節敗退。
其中原因,可能是政府科層架構先天的慢,譬如早前林鄭司長與學生電視辯論政改,不少網媒在辯論期間已不停出post,到差不多完場時,已對各官員點評、惡搞、製圖;而政府新聞處到晚上十時多才發新聞稿,但社會的印象已由手機FB定型。
筆者曾協助政府公眾參與項目,當年設網上留言,仍限制要版主確認才可顯示公眾留言。近年政府及公營機構已有寸進,開始將FB放進諮詢工具清單內。然而,很多時仍會以網頁思維運作FB:貼上整篇新聞稿和官方宣傳片,以大量文字解釋政策。現在網友都隨意式地由FB吸收資訊,因此一個post只可以有一個主要訊息;若花上三、五秒仍看不完,就會將它掃走。從FB運作,一個post要浮面有兩個要點:一、字數介乎三十至一百三十字會更易彈出;二、多like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多share,長篇大論或官方片就近乎無人會share了。近來政府新聞網已開始掌握此秘技而漸入佳境,其他設FB的公營機構看來要加把勁。
網上瘋傳奧巴馬坐在辦公桌上twitter,本地官員就算依樣葫蘆也會是個不錯的起步點。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 2015年5月21日
原圖:互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