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現在 才有未來(四)
投資現在 才有未來(四)

今天的香港有一大堆矛盾和不滿,以及應使卻沒使、結果自製這堆矛盾和不滿的巨額盈餘。如果公共理財真的有其紀律,今天便應有錯即改,立即投資追回香港應有的美好過去,以及更美好將來。

人口老化下,長者將由100萬增至15年後的220萬,但過去15年卻連一間新醫院都沒有。可惜,最新預算案不單未有嘗試立即追回過去5年有錢做卻沒有做的投資,反而變本加厲,倒行逆施,要在兩年內共節省開支2%!

前綫醫護人員早已叫苦連天,公營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社福機構人員疲於奔命;當一個體系(如公立醫院的病房)使用率已超過100%,到底在財爺心中,還要節約甚麼?

財爺常強調「財政紀律」,甚至曾以希臘等國家來說明「審慎理財」的重要性。但香港的確不是希臘,我們沒有財赤、沒有欠債、沒有通縮;為何要無故自殘,一刀切地緊縮?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炊」,怎麼我們面對滿溢糧倉的米卻坐困愁城?再者,政府可用儲備接近1.5萬億,佔GDP約70%。相比之下,2000年初科網泡沫、911、沙士打擊下,4年間赤字總額是1,700億,極粗略估計,1.5萬億足夠抵禦同樣衝擊近9次。

而且,過去5年是環球經濟自大蕭條以來最差時期,香港依然錄得每年GDP3%的盈餘,除非我們過分自殘,否則實難想像赤字從何而來。如今,我們最需要增加醫療服務,興建最少9間大型醫院時,卻要削減開支,實好比當人民飢腸轆轆,政府應開倉派米時,卻加建糧倉儲米一樣。

我們希望財爺和港人不要混淆投資與開支。派糖是開支,如潑出的水一去不回;但投資卻可在未來獲得回報。退稅、退差餉後,可能你會換一部新手機,或者去一次旅行,買到霎眼嬌的一時快樂。但建一間新醫院可換來60年的安心;建新商場、新酒店,則可換來60年的就業機會、上流動力及稅收!我相信當香港人為家中長者、正在讀書的年輕人想想,自會明白目下為老老嫩嫩以及自己的美好未來,是應該善用盈餘在今天投資,而不是靠未來基金。

政府過去5年錯判形勢,眼前的香港早已「乜都唔夠」。即使我們今天便上馬,其實已遲了5年;況且,未來基金還打算把儲備鎖起,等到不知多少年之後的未來才用,到時的未來基金只會是個「遲來」的「遲來基金」,重複過往5年的消極誤判,淪為「今日不做明天才做」的藉口。這好比對面大廈大火,你打電話給財爺求救,他向消防處注資50億,但卻連一部消防車都沒有派遣到場。遠錢不能救近火,結果當然是大廈「燒通頂」,死傷枕藉。

事後孔明,如果港人5年前就知道今天香港會有巨額盈餘,但同時有一大堆矛盾,人人不快;另一個選擇則是5年前大力投資,把香港的餅造大,那今天可以化解所有矛盾,人人開心,而依然有可觀盈餘。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會點揀?

原文轉載自《am730》2015年4月13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